文献信息
越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资料室藏书
相关图书文献
鼎秀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信息 >> 正文
其他文献

关于夷州、山夷及山夷的族属

2008年06月05日 00:00  点击:[]

孟文镛

关于夷州。《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此夷州即今之台湾。《三国志》记载,孙权欲取夷州,曾向臣僚咨询,《全琮传》云:“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曰:‘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能获何可多致?’”《陆逊传》云:“权欲遣偏师取夷州及朱崖,皆以咨逊,逊上疏曰:‘臣愚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动。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复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但是孙权没有听取全琮、陆逊等臣僚的意见,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征夷州。《孙权传》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到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这是历史上记载祖国大陆和台湾第一次大规模的接触。说明台湾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均称为夷州。

关于山夷。我国古籍中记载最早、也最详细的文献是沈莹的《临海水土志》:“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名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临海水土志》称夷州居民为“山夷”。但同书在记载“安家之民”时,又指称当地居民为“夷州民”:“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居处、饮食、衣服、被饰,与夷州民相似。”据此,“山夷”即“夷州民”。《临海水土志》撰者沈莹,据《三国志·孙皓传》,曾于吴孙皓在位(公元264—280年)时任丹阳太守,卒于天纪四年(公元280年)。而临海设郡,据《三国志·孙亮传》是在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则《临海水土志》应成书于公元257年至公元280年间,即在卫温、诸葛直征夷州之后。《临海水土志》的材料主要来源也可能与此役有关,或者直接从此役取得,因而比较可信。

关于山夷的族属。史学界基本上都认为是越民族群体中的一支,且与于越族的关系至为密切。

首先,《越绝书》有“东海外越”,而且“句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说明句践所统,既有东海内之越,复有东海外之越。《越绝书》又载:“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更名大越为山阴”。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句践所统之“东海内越”是指大陆越地,句践所引属之“东海外越”,当囊括台湾、澎湖诸岛,“台湾、澎湖为东海外越之属,则其记录早见于《越绝书》;台湾、澎湖早在春秋末世或已为大陆建国之吴、越所统属,而为越王巡游所至之地矣”。所谓“百越叛去”,当为去内越而往东海外越,所以秦始皇要徙民于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内越”和“外越”,一直维持着同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此,《越绝书》、《国语》、《史记》都有所记载:

一是春秋晚期吴越争霸期间,内、外越曾联手对付吴国。据《左传》记载,吴越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在允常与阖庐之间开始,看来这时“外越”采取行动积极配合了允常的军事行动。《越绝书·记吴地传》说:“娄门外力士者,阖庐所造,以备外越。”“娄北武城,阖庐所以候外越也。”“宿甲者,吴宿兵候外越也。”说明东海外越直接威胁到吴国东境的安全,以至于吴王阖庐不得不多处设防,“以备外越。”

二是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战败,曾向越国求和,遭到拒绝,但越王句践同意保全其性命,准备流放夫差于东海甬句东。《国语·吴语》载,句践说:“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没王年。”《左传·哀公二十二年》载:“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史记·吴世家》载:“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裴骃《集解》说:“贾逵曰:‘甬东,越东鄙,甬江东也。’韦昭曰:‘句章,东海口外州也。’”司马贞《索隐》说:“《国语》曰甬句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州也。”又《史记·越世家》也载:“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裴骃《集解》说:“杜预曰:‘甬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州也。’”说明“东海中州”的外越,是越国的直辖地,可以流放战败的吴王。

三是句践有特殊的东海情结。《越绝书·记地传》载:“句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句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句践第一次把都城从崎岖狭隘的会稽山地北迁到山麓冲积扇的平阳,是为了“引属东海”;句践最后一次把都城从大越迁到琅琊,从琅琊起观台,也是为了“以望东海”。这种“东海”情结,充分反映了建国于大陆的于越民族对海外越人的血浓于水的情感。

四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据《越绝书·记地传》记载:“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因徙天下有罪适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在秦始皇强迫越人移民到浙西、皖南的过程中,肯定有大批越人出海外逃,并与海外的“外越”联合起来进行了反抗,所以秦始皇不得不又把汉人移往越地,“以备东海外越。”

其次,山夷所居之夷州有越王古迹。《临海水土志》载:“夷州……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太平寰宇记》卷98亦载:“夷州,四面是(山)溪,顶有越王钓石在焉。”嘉定《赤城志》卷39引《临海记》云:“夷州……山顶有越王射的白石。”夷州有越王古迹,有越王就有越族人民,说明越国人曾大量地迁徙到台湾澎湖列岛,甚至可能为越王直接统治之地。证明山夷确是古代越族的一部分。

再次,山夷的风俗习惯,也颇具于越遗风。《临海水土志》载:夷州“人皆髡头穿耳”。《后汉书·东夷传》注引《临海水土志》略同,对“髡头”作“髡发”。“髡”即剪,“髡头”就是剪除头发,即“断发”,为越俗。《隋书·东夷传》说:山夷“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文”。这是越人的文身习俗,而且文身的花纹是蛇。《淮南子·泰族训》说,“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高诱注:“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在同书《原道训》注中,高诱又说:“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由此可知,山夷与越人的文身都是在人的皮肤上,用针刺划出“龙蛇”纹样,再染之以墨,即“墨黥”。据近现代的调查资料,高山族的一些支族,至今尚流行文身的习俗,尤以北部的泰雅人与赛夏人为普遍。泰雅人常刺纹于额部、颐部与脸部,俗称“黥面”,过去称泰雅人为“黥面番”。南部的布农人、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和曹人,虽没有黥面的习俗,但在头目家系,为了表示尊贵,男女皆在身上刺花纹,有刺于手背、手掌、臂部和背部的习俗。沈莹所说山夷的习俗,正是山夷与越人渊源关系的证明。

最后,山夷与于越故地因亲缘关系而往来频繁。《汉书·地理志》云:“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汉书·东夷传》云:“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州澶州。传言秦始皇遣方土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州。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三国志·孙权传》云:“遣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到亶洲者。”《汉书》说会稽海外的东鳀人“以岁时来献见”;《后汉书》把东鳀人与夷州澶州并列在会稽海外,“人民时至会稽市”;《三国志》也说夷州澶州人“时有至会稽货布”。有人认为东鳀、澶州和夷州一样,是指今日的台湾。两汉三国时期,他们都到会稽或“献见”(贡献),或“市”、“货布”(贸易),足见山夷与大陆有频繁的交通往返。而会稽乃于越故地,这种不断造访于越故地的活动,还可能有比“献见”和“市”、“货布”更深的含义,或许作为越人后裔的山夷还有寻根祭祖的意思。


上一条:堕民的巫业与于越文化的传承
下一条:绍兴历史上的地震

返回

校园网     浙江省社科联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台北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南山校区13号楼2楼 | 联系电话:0575-88341849 | 邮编:312000 | 邮箱:yuewh@usx.edu.cn
版权所有:中国越文化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 浙ICP备06011068号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