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越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资料室藏书
相关图书文献
鼎秀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信息 >> 正文
其他文献

诸暨方言词语的文化透视

2006年11月06日 00:00  点击:[]

王玲林

一 诸暨方言词语继承了古代汉语词语

沿袭并发展了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语言有一个底座……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3]语言的词义系统是复杂的、多样的、开放的,其中蕴涵着多样的文化内容。

㈠ 诸暨方言词语中蕴藏着丰富动人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传统

反映历史故事、历史传统、民间传说的词语有

吃醋诸暨话里有:其只勿过到同学屋里头开办件事体,你吃啥干醋呢?“吃干醋”实为“吃醋”。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他身边有一位大臣叫房玄龄,此人为建立唐朝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为了表彰他的功勋特封他为梁公,并且决定送他几名美女为妾。房玄龄受封十分欣喜,但对几名美女却不敢接受,因为他想到自己的夫人一定会反对的,故婉言谢绝。唐太宗了解上述情况后,便让皇后亲自去劝说房夫人,可仍无济于事,房夫人一直坚持不同意。唐太宗见皇后劝说不成,于是命人送去一壶酒,并向房夫人传说:皇上有令,若再不同意,就请吃毒酒自杀。房夫人听后,毫不畏惧手端“毒酒”一饮而尽。房夫人喝后并未死,原来壶里装的不是酒而是浓醋。房夫人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她为了维护一夫一妻制度及和睦美满的家庭,才舍命喝毒酒(吃醋)的。但后来“吃醋”一词,经过若干年后,却演变为男女之间“嫉妒心”的代名词[4]。《红楼梦》中亦有应用:“那‘琪官儿’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昔吃醋,设法儿出气。”[5]清翟 《通俗编·妇女·吃醋》:“世以妒妇比作狮子。”据《续文献通考》所言:狮子日食醋一瓶,吃醋之后,嫉妒心大作。吃醋之说殆始于此。而诸暨人沿用了“吃醋”并非真的喝醋,为区别就表示为“吃干醋”。

馒头 民间传说中是诸葛亮首创的。相传三国时代,蜀国武乡侯诸葛亮七擒孟获,南战

获胜后班师回朝,人马行至泸江边(今四川境内),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数万大军遭到阻隔,难以渡江。诸葛亮甚感奇怪,彝族降将孟获告知,此乃水中猖神作怪,需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祀,方能风平浪静。念及身边将士随军征战,有功于社稷,万不能妄杀一人。诸葛亮令军中行厨宰杀牛马,捣浆和面,塑成49个蛮人囚犯的头型,取名“蛮头”,投入江中。次日,果见风偃浪静,故此得名。因“蛮头”有不尊重南方少数民族之嫌,后改名为馒头。“七修类稿”认为馒头是蛮头的音转。《事物纪原》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亲用羊之肉,而包之以麦,象人头以祭祠,神亦向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6]至晋卢谌祭法[7],春祠用馒头,始列于祭祀之品,而《束皙·饼赋》云:“三春之初,阴阳交替……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则馒头疑自武侯始也。”[8]至晋“卢谌”祭法:春祠用馒头,始列于祭祀之品。《三国演义·九一》云:“唤行厨宰杀牛马,和麦为剂,塑成人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馒头。”[9]不同时代对馒头的称呼也各异。晋人称馒头为﹝﹞头,方形,唐人称为曼头,宋代称馒﹝﹞ ,明代称蛮头。

包子 馒头形圆而隆起,本有馅。自“祭泸水汉相班师[10]”时诸葛亮发明了蛮头,在民间

流传过程中,馒头逐渐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品种,一种是只用面做的,一种是面皮包馅的,不过古人都把它们统称为馒头。西晋文学家束皙的《饼赋》“春馒头,秋起馊,冬汤饼,四时皆宜”中的馒头,实际上指的是包馅的那一种。大约到了宋代,为区别而将无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南宋罗大经撰写的笔记《鹤林玉露》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土人于京师卖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房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可见,当时“包子”的叫法已经习以为常。《麦梁 ·十六》:“且如蒸作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文化古城开封,有一种极为有名的“发面包子”,软嫩鲜香,老幼皆爱[11]

《儒林外史》第16回:还要买些肉馒头,中上当点心。[12]而在吴语区,有馅无馅统称为馒头。在诸暨方言中,为了说明得更详细些,在馒头前面加定语,如肉馒头,菜馒头,白馒头则表示无馅的馒头。也有用白面包或淡面包来表示无馅的馒头的。如:“起早辰光伊妈就吩咐伊开买肉馒头、菜馒头、淡面包。”

馒头——包子——馒头,这样简单的食物链条,其背后却埋藏着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传统。

点心 民间传说中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说的是宋代女将,抗金英雄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时,看到本军将士日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屡建功勋,甚为感动。于是,便命部属烘制各种民间喜爱的糕饼,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示“点心点意”。此后,“点心”一词开始出现并流传至今[13]。据清人梁绍壬撰的《西般秋雨 随笔》载:今以午前午后小食曰点心,按《唐书》“郑参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 。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此二字见记载之始[14]。宋人庄季裕《鸡肋编》中载:“上微觉馁,孙见之,即出怀中蒸饼云:‘可点心’。”由以上记载可见,“点心”二字早在唐朝就出现了。而且在唐朝后,人民都将饥饿时略进食物称为点心,久而久之,点心二字词义发生变化,成了某些食物的代名词[15]

但“点心”一词在诸暨方言中的意思却有些延伸。在吴语区,“点心”指正餐以外的小吃。如:“那今朝小点心吃啥?”“吃鸡子面。”清光绪重修本《嘉兴县志》:“点心,俗谓清晨以及午后小食也。”[16]应钟《甬言稽古·释食》:“俗称申刻曰‘点心时’,申刻进食为点心。点心,简于正餐,不列菜馔,小具饼饵之类而已。”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拿些点心,下饭与他吃。”[17]《吴歌》乙集:“下昼点心,菜心馄饨。”[18]

而在诸暨方言里指的是午饭,这与嘉兴是一致的。《盛湖志》:“午饭小食曰点心[19]。”《崇明县志》:“点心,清晨午饭食物之称呼。”鲁国尧《〈南村辍耕录〉与元代吴方言》:“点心,吴江中南部则专指中午饭[20]。”诸暨当地,也有称午饭为宴饭的,而就“点心”而言,要表示正餐以外的小吃,有两种形式:一是“小点心”,一是“闲口过”。在“点心”前加“小”字,表示小食。一般“小点心”指的是下午两三点钟时的点心。如:其屋里乡来做手艺,其老嫫下昼头要等得屋里烧小点心咯。因为午饭到晚饭之间间隔时间长,而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耗能又大,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需要补充能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下午茶”。只是意义不同,古越早期诸暨先民用“小点心”是为充饥,而现代的“下午茶”则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其作用更多的应该是用来联络感情,也是为了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或是忙里偷闲。

东西 宋朝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有一天去会见他的朋友盛温如,碰巧,当时盛正提着篮子准备上街。朱问:“你上哪儿去?”盛答:“去买东西。”朱笑道:“难道不能买南北?”盛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金类木类的,我这个篮子就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此类我这个篮子咋能装得?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我国古代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后东方属木,可以代表一切植物如树木、花草、庄稼、蔬菜等等;西方属金,可以代表一切矿物,如金、银、铜等等;南、北方分属火、水,水火都是一种化学现象,在远古时代,不能当物质;至于中方的土,俯首皆拾。由此,人民最重视木、金,把两个方位连接起来,合称“东西”,用以代表世界上一切有用的物质[21]。《南齐书·豫章王嶷传》:“上谓嶷曰:‘百年复可得,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22]

清朝龚炜在《巢林笔记》中指出,“东西”一词始于东汉。其时都市之盛首称东西两京,

俗语买东西,言买卖者,非东即西。沿习日久,遂以东西为货物替身[23]。在《浪迹续谈》中也有记载:“物产四方约举东西,正犹史记四时而约言春秋耳。”清代《土凡录》记有宋神宗问王安石:“市中贸易何以不曰南北而言东西?”王答:“当取东做西成以意。古谚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上古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比较单纯,把日出日没的一天,看成是生产和需要的全部时间。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而沉沉西坠,里面包括着人民的一切,因此物品便以‘东西’所代替。”又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崇尚儒、佛道。儒教之祖孔子籍贯山东,位于东方,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西方,在人民心中,这东西两教之圣便可“涵盖一切”,由此推出东西[24]

著名化学家、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傅鹰教授曾指出“东西”可泛指许多东西,说话时,遇

到讲不清楚的或者不必讲出名字来的东西,就用“东西”两字代替,这是别国所没有的。

在诸暨方言里,“东西”可以指物体,如:这件东西是啥西啊?也可以用来指人,如:“这件东西(人)真不是人!”一般用东西来指代人多为詈语或含有戏谑成分。如:“你这件东西,今朝拖得合里头开呃,通日到夜勿见人鬼咯。”

 

 

(二)诸暨方言词语反映了古代的礼制风俗和封建迷信

1、有反映婚姻制度的词语

新妇 即媳妇,古汉语就有媳妇的意思。如:“那个新妇真会做个,笼日到夜勿歇个呃,真有福气。”《后汉书·周郁妻(赵阿)传》说:“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在这里周郁的父亲把儿媳妇称作新妇。新妇一词一直保留在南方方言里。“新妇”顾名思义是家里新来的妇人的意思。这个概念反映了汉人长期以来妻子到夫家落户的婚姻制度。而与此相悖的一种婚姻形式是入赘——布代。

布代 即入赘的女婿。《事物异名录·伦属婿》:冯布少时,赘于孙氏,其外父有烦琐事,辄曰“俾布代之”[25]。至今吴中以婿为“布代”,一作布袋。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上》:“世号赘婿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朱翌顷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蒿人问其徒曰:“如何入舍婿谓之布代?”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绝,女不肯嫁出,招赘以补其后代尔。”[26]如:“那个布代女婿真当有些孝顺咯。”

2、有反映民俗风尚的

出点子如:“咯件事体勿好办咯,你要托个人拨你想想办法、出出点子。” 出点子的来

历,与我们民族的风俗有关。古代君主,诸侯死后要立神主牌位,这种做法传到民间,人们

以立神主牌位祭祀死者。刚写的神主牌位上,“主”字上无点,说明人刚死,亡灵尚未得到

依存之处。待到出殡时,有人用朱砂补上“主”字上的一点,亡灵才有所依存,这样,神主

牌位就成了死者的化身。人们将它供奉起来,便可向它顶礼膜拜。在缺一点的“主”字上加

点,民间称为“点主”,“点主”是出殡中的重要仪式。一般出任“点主”者,都是老长辈或

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人们出于好奇,出殡前总是要打听一下:“今天谁任点主?”或问作

谁出点主?由于吴越一带“点主”与“点子”读音相近,长期以来口耳辗转流传,“出点主”

就变成“出点子”,扩展成“打主意、想办法”[27]。而在诸暨方言里,形式上可成重复式,如:

想想办法、出出点子,打打主意。

3、有反映古代科举制度的词语

出冷门如:“咯些冒选村长,大家通没想着会是其,真当出冷门哉。”起源于封建时代的

科举制度。明朝朱棣时,某科状元原先已拟定为孙曰恭,朱棣说曰恭二字连在一起,正是暴字,这样的名字不能中本科状元。正巧,同榜中吴县举子名字叫邢宽,正与暴字意义相反,于是该科状元就以“宽”易“暴”。待金榜一发,这回新科状元邢宽竟出自吴县贫寒冷落人家,这使朝廷上的那些大官,以及吴县的豪门贵族大感意外。这种荣誉不是出在贵族豪门中,而是出在冷落贫寒的门第中,他们认为们是出在“冷门”中,由是出冷门开始出现在吴地的知识分子口语中,以后逐渐被作为事出意外[28]

倒霉 相当于倒灶,来历不同。自己隋唐推行科举以来,一旦乡试中了,便要在家门口

竖好旗杆,杆上高悬大旗,上写“捷”字,以此装点门楣,以示荣耀。如果京试高中,还要另竖黄杆,升起黄旗大大庆贺一番。反之,如京试不中,则把原先竖在门前的旗杆拔倒,人们称为“倒楣”,流传中便讹传为倒霉。京试不中要“倒楣”,的确有些倒霉的[29]。如:“今朝真当倒霉死了,早起辰光就碰着旮件事体。” 在诸暨方言里,倒霉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表示“惭愧”。如:“今朝上课老师问其很简单个问题,其都勿晓得,真倒霉死了。”

 

4、有体现封建迷信的词语

倒灶旧时迷信,谓时运不利,后亦指做事不顺利。清翟 称语本《太玄·灶》:“灶灭

其火,唯家之祸。” 6见《通俗编·居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前曰不中意,得了些非分之财,今日就倒灶了。”《嘉定县续志》:“倒灶,俗谓不利也。”《吴县志》:“言人失意谓之倒灶。”[30]《绍兴方言·词汇·现象》:“倒灶,倒楣也。”如:“今朝真倒灶个,样样事体做勿成。”也把引起“倒灶”的“祸手”称为“倒灶鬼”。如:“有你咯个倒灶鬼来个屋里头,死都勿相干呃。”

(三)方言词语体现了饮食情趣与文化

同其他方言词语的产生方式一样,汉语的具象思维方式在饮食词中也找到了充分表达抽象事物的途径,许多饮食方面的词语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如饮食词的意义延伸“辛苦。”

辛苦 古汉语中为两种味道:“辛”即辣。如《吕氏春秋·本味》: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甘而不浓,酸而酷,咸而不﹝﹞,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31]而在《左传·昭公三十年》里: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唐孔颖达说:辛苦者,味也,辛苦之味入口,犹困厄之事在身,故谓殃厄劳役之事为辛苦也。“辛”、“苦”两种味道刺激性强,这里运用了由味觉引起的通感现象,以“辛苦”之味来表现困顿劳役的心理感受,既形象又确切,避免了抽象化的叙述带来的隔离之感。后来,“辛”、“苦”二上字逐渐合为一词。如:“年纪轻辛苦点没关系咯,反倒体格好。”

类似的还有“辛酸”用来比喻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甘甜”强化了甜美的滋味,“甘苦”表示美好的处境与艰难的处境的一种抽象的总况。

(四)表现了一种审美情趣

齐整 指美丽、漂亮或长相端正、标志。清光绪二四年杭州府志:杭州人言妇人美曰齐整;清光绪十年《畿辅通志》:美曰齐整。《萧山县志稿》:称妇人貌美及物之美者曰齐整。[32]文学作品中亦有较多的涉及:《红楼梦》第五六回:“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第十六回:“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一个对面,生的好模样。”《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又要是个官,又要有钱,又要人物齐整,又要上无公婆,下无小叔、姑子。”[33]《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过了一日……打扮衣服齐整,伴当跟随来家。”诸暨方言中,“齐整”多用于形容人自然美,即脂粉未施的漂亮女子,如:“那个囡生得真当齐整咯。”而把经过人工打扮的漂亮女子或妇人称为噱头,如:“这个人打扮得真噱头咯。”

二 诸暨方言词语继承了古越词语,传承了古越文化

㈠ 诸暨方言透露出越地的风俗民情

老酒 又名黄酒、料酒。关于绍兴老酒,还蕴藏着一段历史故事,衍溯出历史渊源。据传绍兴老酒起于春秋时。越王勾践以佳酿献于吴国,吴将伍子婿驻兵杭州湾,士兵得酒狂饮,空瓶堆积如山,今嘉县瓶山即得名于此。又越王勾践出兵伐吴,越国父老以酒劳军,勾践以酒投江,与民同饮。百姓俯身河畔,迎流而饮,今绍兴投酪河,亦劳师泽。南朝时以银瓶装的山阴酒,已享盛名。唐时绍兴酒载入《酒经》,自此成为历代皇帝贡酒,越州的酒文化丰富独特,因而绍兴素有“酒乡”、“醉乡”之誉,范寅的《越谚》中的《饮食》一节记录:“老酒,在家名此,出外曰绍兴老酒。”[34]在诸暨方言中,统称为“老酒”。如:“烧鱼个辰光要放点老酒去腥。”/“过年过节,女婿要送老酒拨丈人老头吃咯”。

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是一道菜,一道家常菜,一道特色菜。西施豆腐是绍兴三羹之一[35]。西施豆腐出自浙江诸暨,绍兴西南的诸暨是西施的故里,那里农家红白喜事上的头道菜就是“西施豆腐羹”。如:“今朝酒场头个碗西施豆腐烧得真鲜咯。” 相传此菜乃是“西施遗风”, 西施原本农家之女,在家靠“浣沙织布”度日,她不仅美艳过人、心灵手巧,而且擅长烹饪。西施用家乡的山粉调制的豆腐羹,鲜美汁浓,色泽诱人,可口异常,邻里竞相仿效,称之“西施豆腐”,这是西施当年在家侍奉爹娘的拿手菜品,后来慢慢地成了小辈尊敬长辈的一种孝心的象征食品。[36]又传,西施“以身许国”的故事,在诸暨家喻户晓,历代乡亲为感西施“为国献身”的大义之举,每席必把“山粉豆腐”列为“上肴”,此风历经千年不变。诸暨农村,新媳妇入厨烧做的第一只菜肴,也就是这道“西施豆腐羹”。一来表明学西施敬长辈的孝心,二来也是新媳妇烹调手艺的表演菜。因此“西施豆腐羹”熬制得如何,往往是人们评说新媳妇治家才能的第一印象。当地民间俗谚就云:“熬得好豆腐羹,理得好三代账。”[37]

一些词语显示出越地特色:

宴昼 《绍兴方言》释“宴昼”为日中。如:“我宴昼有空,你再来一趟。”而《淮南子·天文训》云:“日至于曾泉是谓早食,至于桑野是为宴食。”[38]《越言释》记载:“越人以午为昼,午前为上昼,午后为下昼,而以正午为宴昼。”[39]这里的上昼为上午,下昼为下午,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那还是上昼时分,这船到晚才开。”[40]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下昼时节,是有一个湖州姓吕的客人,叫我的船过渡。”与此相关的词语如宴饭、宴觉,都与中午有关。

《简明吴方言词典》:“镬:锅,饭镬。”[41]《广韵·铎部》:“镬,鼎镬。”在乡下,基本上是使用原始的设备来生火做饭,这种灶台称为镬灶,意指用来放镬的灶台。《杂格咙咚集》:“新来暴到,摸弗着婆家风炉镬。”搁在镬灶上的镬是比较大的且无柄,比较小的就叫 镬,即小锅。《绍兴方言》注:“今釜之小而有柄者亦呼 镬。”《集韵》:“ ,烧器。”如:“ 镬搁在大灶上。”

镬焦 《绍兴方言》注:锅巴。如:“烧得小心些,勿要拨伊结镬焦。”《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镬焦”的解释为:焖饭时紧贴着锅的焦了的一层饭;米粟加佐料等烘制成的一种食品,诸暨方言中显然是第一种意思。从中可见,用“镬焦”来称呼“锅巴”,非常的形象贴切,其中足见古越人民的智慧。

薄刀 即菜刀。范寅《越谚》:“薄刀,即菜刀、厨刀。”《民俗·宁波歌谣一束》:“黄昏啊来,啊娘啊爹呕来,砧板薄刀来,前门后门关来。”菜刀用来切菜肉等,要求刀口薄,刀面锋利,有刀把子,大小适中,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刀类器物的显著特征,如军刀、铡刀、剪刀等。所以,用“薄刀”代菜刀是反映了“菜刀”的显著特征。

蚕豆 《汉语大词典》(修订本)释: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中心空,花白色,有紫斑,种子可食用。《本草纲目·谷三·蚕豆》:“蚕豆南土种之,蜀中尤多……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42]而在诸暨方言中,“蚕豆”却是指豌豆。《绍兴方言·词汇·植物》:“蚕豆,即豌豆,以蚕市成熟,故俗名蚕豆。”《光绪诸暨县志》载:“《广志》云‘有豌豆,荚如毛豆而无毛,邑人误称为蚕豆。又蚕豆,蚕月熟,故名,邑人误豌豆为蚕豆,而别称蚕豆为罗汉豆’”。[43]罗汉豆,《绍兴方言·词汇·植物》:“罗汉豆,即蚕豆。”《简明吴方言词典》:“绍兴等地称,即蚕豆。在鲁迅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呐喊·社戏》:“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朝花夕拾·小引》:“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44]所以,依据绍地的风俗,大的蚕豆叫罗汉豆,小的蚕豆指的是豌豆。如:“罗汉豆生吃也好吃咯。”/“你欢喜吃罗汉豆还是蚕豆?”

(二)诸暨方言词语反映了古越人民独特的心理体验:

肉痛 即心疼,舍不得。《绍兴方言·词汇·感受》:“无端破财而舍不得。”《嘉兴县续志》:“肉痛,俗谓不忍割舍也。”《鲁迅书信集》:“计用去龙井茶价七斤,殊觉肉痛。”肉痛,其实是心痛也。

苦痛 即疼爱(指老人对小孩子),有溺爱成分。苦,有过分、过头的意思。《管子·版法》:“故用财不可以吝,用力不可以苦。”[45]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苦做打扮,不甚艳梳掠。痛,怜爱也。”《聊斋志异·胭脂》:“胭脂与秋隼堂下相遇,视然合涕,似有痛惜之词而未可言也。”[46]如:“旮些基本上一文人家只有一个小人头,爷爷嫫嫫多少苦痛诶。”

三 诸暨方言词语是诸暨地区的性格化词语,

是对诸暨地方文化的生动写照

诸暨,又作诸稽,其名称来源渊源极深,与中国五千年文明时期的历史紧密结合[47]。诸暨是越国古都,历史悠久,可“远溯诸虞夏商周而上”。据史载,越国在诸暨境内的建都之地,至少有埤中、大部、勾乘等处,无疑,诸暨承载了埤中、大部及勾乘的辉煌历史,更无疑是越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绍兴府志》:有陂池灌溉之利,丝布鱼盐之饶,其商贾工作,皆习简朴,不事华丽。商辂《庙学记》:山川清淑,士生其间,伟然秀出。《诸暨县志》:民性直而近古,好斗而易解,力稼不事浮费,科第间出一二人,辄能侃侃而谈。这不仅说明了诸暨的地理、文化,也揭示了诸暨人民的性格:性直,易解,即直爽;好斗,即稍逊谨慎;聪慧[48]。这些都对诸暨方言词语的产生了并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可以这么说,诸暨方言是诸暨地方特点的总合,是诸暨地理、人文的总合。有相当多的词语,只有结合诸暨的文化的有关因素进行阐发,才能真正把握其意义。

1、有些诸暨方言词语的产生与诸暨当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

哺成 即蝌蚪,意谓“一切生命都由它哺育而成”。这是诸暨人对这些生灵的独一无二的称呼。它体现了诸暨古越文化——古越诸暨的图腾.在古越极早期,中国南北一直处于自由的交流当中,也许远在全国范围内文字统一和汉字普及前,南北各族的语言就已经融合了,在强大的汉语影响下,古越的先民们进行了相应的变通,“哺成”一词由此诞生并流传至有汉字在古越地方流行并称呼至今。“哺成”称呼与蝌蚪图腾有关。据《地名知识》记载:古越时期诸暨先民崇拜的图腾是蝌蚪。亦有学者[49]称在萧山搞四清时,曾见过当地寺庙里有青蛙供奉在中堂。

早期古越的诸暨先民他们探索了各种动物包括人的胚胎发育演变的全部过程。关于蝌蚪图腾崇拜,有学者作过探索研究。不管是哪一种动物,包括人,在第一时期(进化过程中)都有一个类似蝌蚪状的变化过程,即生命演变规律。从地域来讲,从浦阳江流域下流的萧山,经诸暨到嵊州(一支流),古越时期萧山居住部落的图腾是“青蛙”,诸暨为“蝌蚪”,嵊州人,至今还称呼人“囊”(音),有人认为这就是蝌蚪卵。所以,蝌蚪直接与人本身的生育相通。而且,居住在诸暨地域的古越部落相对合理的蝌蚪图腾在百越文化中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这一点与古籍记载诸暨曾是百越乃至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越国首府所在地是一致的[50]

由此可见,“蝌蚪”这一生灵的地方性称呼——哺成,它成于诸暨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于在这特殊地方上生活着的古越先民对蝌蚪图腾的崇拜。

2、有些诸暨方言词语反映了一种教育观念与心理联想

栗善 又称栗暴,把手指弯曲起来打人头顶叫凿栗暴或打栗暴,也说栗凿。鲁迅就这么写的。那为什么打人头顶叫“善”呢?栗善一词源于栗子,栗子的壳是坚硬之极的,然而剖开这一硬壳后,里面的果实吃起来是鲜美的。如果,把对于栗子的观察情感迁移到教育方法上,那么,当手指勾起,翻转而敲打在小孩子头上时,那外在的手指的硬,小孩子头上的痛,以及出于父母爱子之心的善的行为,便被冠之以“栗善”了。如:“伊咯个小人头真个勿听话,通大要吃伊爹个栗善。”

虎梢 指用毛竹枝去竹叶扎成小小的一束,主要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小孩子,又叫青脚虎梢。其词义重在梢上,梢指的是条状物的较细的一头,但深层意义却在“虎”字上。为什么用这一工具来教育孩子呢?因为虎是人人敬畏的动物,它的叫声足以震撼人类,当父母在打小孩子前舞动这束竹枝时,那声音对于小孩子来讲无疑于听到老虎叫了,而且,这竹枝打在双脚上,着实的痛,且会出现乌青,那脚上的皮会痛,痛入心骨,然而却是不伤筋骨只伤皮肤的。这比“栗善”来得安全多了。可以说,在早期诸暨,尤其是农村,这种教育方法曾被较普遍的应用。如:“小个辰光,假使勿肯老老实实做作业,大人头要用虎梢来催咯。”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原始的稍显野蛮的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已日趋消失,然其教育意义却是不会磨灭的。

3、诸暨方言词语与当地的生活生产习俗有密切联系

作业 一般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做活、工作,如:《史记·高祖本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管子·轻重丁》:“行令半岁,万民闻之,舍其作业……。”一是指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家庭作业。而在诸暨地方性语言中,作业还有一层意思,即指庄稼。关于这个说法,经多方考证未得详解,所以只能发表本人的一些拙见。正是因为诸暨话较多的继承了早期古越文化,使诸暨话含有最大的“通”性。所以,在古越早期,先民所从事的活动多为生产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生产劳作多在田里,劳动对象多为粮食作物,也就是庄稼。因此,侍弄庄稼成了他们最为重要的作业,久而久之,即用“作业”代指“庄稼”了。如:“那田贩里头个作业为啥旮昌盛咯?”

4、反映了当地的语言习惯

后生 在古汉语中,它有三种意思:一是子孙、后代。《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宁,以我后生。”二 是指青年人,后辈。《论语·子罕》:“后生可畏。”[51]三是指年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娘子花朵儿般后生,恁地怎会忘事?”[52]《何典》第七回:“便有一个后生师姑,留他进去吃请茶。”而在诸暨方言中,“后生”只表示年轻,如:“她看起来很后生,一点都不像有五十岁。”而要表示年轻的人时,则用“后生人”或“小后生”。

在诸暨方言中,较多的存在一种现象,即加词头或词缀来改变词性,但词义却是相关的:如:“这个后生人(小后生)蛮有道理咯。”/“其四五十岁呃,看起来还是蛮后生个。”又如:

讨债鬼 多用于纠缠不休的小孩,也用来表指顽皮的小孩子。如:“宝根呀宝根,你这个小讨债鬼,真是前世造孽。”“鬼”字无实义。而“讨债”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索取借给人的钱财。而在诸暨地方性语言中:“讨债”是个形容词,指顽皮。如:“这个小人头真讨债个。”从一方面讲,“讨债”与“讨债鬼”也印证了前面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两种“讨债”也有相类似的地方。讨债的人索取借给他人的钱财时候,一般多纠缠不休,而表示“顽皮”义的“讨债”也有纠缠不休的意思,从这点上讲,两者是相通的。

5、反映了一种伦理观念

内客 诸暨地方性语言中用来称呼已婚妇女,也有表示成“内客人”的。就称呼意义而言,其实就相当于北京人的爱人,四川的堂客,北方农村里的孩子他娘,军队里习惯的家属,还有如老婆、夫人、妇人、妻子、内人、太太等。在“内客”一词创始之初,其在中国文化里面是最体面的称呼,它体现了家庭的分工和伦理。妻子主“内”,相对于丈夫的“外”,在“内”,妻子是“客”,待妻子以待客人之道,足见夫妻间的相敬如宾,它也反映了一种对和睦的家庭夫妻生活的愿望。如:“这件内客人,真勿晓得道理咯!”/“其屋里乡个内客到合里头开呃?”

在揭示诸暨方言词语中的文化意蕴时,本文只选用了一些较典型的方言词语,但力图涉及多个方面,对方言词语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传统、礼制风俗等方面追溯渊源,透析方言词语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不少阐述多通过相关的诗文例句加以推衍和辩证,一些较难佐证的方言词语通过特定环境下的联想类比,从而分析其文化意义。

诸暨方言词语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它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跟着客观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而演化的,它在民众的社会生活的沃土里自然成长,丰富多彩又繁复多变。对这种千姿百态的语言现象,如果仅仅把它构囿在“本体”,“静态”研究的狭小圈子里,往往难以做出深入透彻的理解。因此,要更好的理解方言词语,透视其深层文化,就要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常陪 《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新

2 萨丕尔 《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 杨士安 《诸暨散论》,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4 申小龙 《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 郭熙 《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奋庸 《百科掌故词典》,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7 陈克 《中国语言民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 侯精一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 蒋绍愚 《方言与共同语》,香港和平图书·海峰出版社 1997年版

10 王任湘 《饮食与中国文化》,儿女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 林宝卿 《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 万建中 《饮食与中国文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13 许嘉璐 《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14 Ralph Fasold 《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5 易中天 《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6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1版

17 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版

18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19 傅国通、方松熹《浙江方言词》,浙江省语言学会1992年版

20 闵家骥、范晓 《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21 杨威、杨乃浚 《绍兴方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22《文学典故词典》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齐鲁书社1987年版

23《大辞典》 三民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

24《绍兴县志》 绍兴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中华书局1998年版,

25《浙江省诸暨县地名志》 诸暨县地名委员会编印,1982年版

26《北京土语的全面研究——评价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 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三期


[1] 王国安:《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2页。

[2] 韦伯:《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第389页。

[3]【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单元译,商务印书馆1964出版,第196页。

[4]此说法来源于《物源百科辞书》。印嘉祥:《物源百科辞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70页。

[5]《大词典》:三民书局出版,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第679页。

[6]《大辞典》,三民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第5365页。

[7]同上。

[8]同上。

[9]《大辞典》,三民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第5365页。

[10]田宗跃、郭建跃主编:《知识溯源大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11]《大辞典》:三民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第521页。

[12]《大辞典》:三民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第345页。

[13]田宗跃、郭建跃主编:《知识溯源大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14]奋庸主编:《百科掌故词典》,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第314页。

[15]同上。

[16]闵家骥、范晓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页。

[17]闵家骥、范晓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页。

[18]田宗跃、郭建跃主编:《知识溯源大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19]《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复旦大学,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542页。

[20]同上。

[21]田宗跃、郭建跃主编:《知识溯源大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页。

[22]同上。

[23]王艾录主编:《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24]尚云主编:《物源小百科》,上海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25]韩有之主编:《称谓大词典》,新世界出版社1991年版,第71页。

[26]同上。

[27]尚云主编:《物源小百科》,上海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

[28]奋庸主编:《百科掌故词典》,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29]《文学典故词典》,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78页。

[30]闵家骥、范晓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页。

[31]王国安:《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0页。

3《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复旦大学,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第2164页。

[33]闵家骥、范晓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

[34]中国清代越地方言、谣谚集。 会稽(绍兴)范寅辑。《越谚》正编分上、中、下3卷,所收资料分为语言、名物、音义3类。《越谚》对所收谚语、民谣、方言词语、事物名称等,大都加有小注,分别标明词语的出典、含义、读音、用法以及有关资料。《越谚》全以记录口头俗语为目的,对于方言、谚语,有一语即记一语,对于歌谣,也完全照口头传唱著录,不避土音俗字。因此,保存了越中方言、谣谚的第一手资料。

[35]《今晚报·生活在线·美食》,www.jwb.com.cn。 

[36]龚玉和:《山乡马剑过大年》,www.zjol.com.cn。 

[37]《西施豆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5年2月26日。

[38]杨威、杨乃浚主编:《绍兴方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2页。

[39](清)茹三樵:《越言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年版。

[40]同2。

[41]闵家骥、范晓等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这本书对调查方言、研究吴方言、推广普通话、编写汉语词典等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2]《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5页。

[43]杨士安:《诸暨散论》,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44]闵家骥、范晓等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1页。

[45]《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86页。

[46]《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第1115页。

[47]杨士安:《诸暨散论》,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48]以上都引于《浙江通志》。《浙江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99页。

[49]胡鸿钫,原杭州大学地理系老师,后在牌头中学任教,退休后在海亮私立中学任地理教师。

[50]杨国驹:《古越诸暨蝌蚪图腾的文化意义》,2003年修改稿。杨国驹,浙江省地理学会成员,诸暨人,对诸暨的地方文化颇有研究。

[51]闵家骥、范晓等主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52]王火、王学元主编:《汉语称谓词典》,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上一条:移民与越文化(摘要)
下一条:融入中华文明血脉的大禹

返回

校园网     浙江省社科联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台北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南山校区13号楼2楼 | 联系电话:0575-88341849 | 邮编:312000 | 邮箱:yuewh@usx.edu.cn
版权所有:中国越文化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 浙ICP备06011068号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