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越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资料室藏书
相关图书文献
鼎秀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信息 >> 正文
其他文献

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对比中看绍兴的城市个性

2006年11月06日 00:00  点击:[]

夏薇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必将以功能论强弱,以环境论优劣,以文化论兴衰,以特色论输赢。如果一个城市不注重对城市个性、地方特色的保护、培育和发展,盲目追求“西化”,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优势。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1]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建设现代文明原来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消解传统文化。正相反,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时,每个国家的文化只有保持并凸显其强烈的民族特色才能自立世界,永葆不败。比如像韩国,她将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精神相结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融合了中、日、美、韩四种文化的因子,创造了韩国现代化中的超强优势,赢得了“亚洲四小龙”的桂冠。[2]而印度,她给人的印象也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体。

绍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小城,1999年,绍兴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特色和个性,这种特色的形成和个性的凸现,对绍兴来说,就得依赖和依托于对文化遗迹、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不断发掘和提高历史文化的现实价值;始终坚持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绍兴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城市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将数百年来形成的特色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公共设施及历史风貌都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随之而起的是缺少创新、缺少文化、缺少个性的一系列现代建筑,将传统文化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但是,绍兴却不一样,她既保留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又不失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也可谓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体。这就是绍兴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城市的个性所在。正如原绍兴市委书记冯顺桥所说的“继承好、保护好、挖掘好文化名城,是一个历史责任。我们要让绍兴这座古城,古而不衰,古而不老,古而不死,展现新貌,焕发青春,充满活力,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城市。”

培育城市个性,既有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有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创新。因此,建设绍兴大城市,既要保证现代化项目的优先发展,又要给文化景观留下足够的空间;在建筑构想上,既要接受国际上先进的东西,又要重视保留城市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绍兴作为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的水乡风光城市,在饮食、建筑、娱乐生活方式上正体现出了这一点。

绍兴的传统饮食文化包括一些酒店、茶肆、风味小吃等。旧时的绍兴酒店有两种,一种是小酒店,店里只放几只桌子,几只凳子,人们在此喝酒。这些店只供酒不供饭菜。当然也备一些茴香豆、鱼干、豆腐干之类下酒之物。有的人钱少,买一块腐乳下酒,绍兴有“前世不修,霉豆腐过酒”的说法(即用腐乳下酒)。也有的自己带来下酒的美肴,多是熟食,猪头肉、熏鱼、酱鸭之类。这种小酒店是小本经济,往往店堂与住宅在一起,前店后宅。雇一个伙计或再带一个徒弟打杂。另一种是比较高档的酒楼,从前绍兴也有几家有名的菜馆酒楼,如同心楼、望江楼等,各俱特色。家中来了客人,来不及做菜,可去这种菜馆叫些菜或点心。付好定金,交代好时间地点,他们就派人送来,然后结账。送菜和点心用的是一只椭圆形的平底竹盒篮,有好几格。[3]绍兴是一座酒城,店堂里、柜堂旁、运河两岸、鉴湖之滨到处堆满了酒坛。大街两旁的小酒店三五十步便是一家。店门旁粉白的墙壁上写一个“酒”字,那“酒”字写得又特讲究:三个饱绽的水滴,紧靠着一只酒缸,酒的风味就全都晕散开了。这就是过去的情形。现在繁华街面的酒店大都换成新鲜的名号,门面也更阔绰。但那些黯旧的店匾,老式的店堂摆设,那些尚能让人回味到陈酒意趣的风貌,有一部分还在深巷里藏着,遗留下历史的痕迹,强调着绍兴城的个性。

当时的咸亨酒店是绍兴最出名的酒店,位于都昌坊,临街朝南,店外石板道东侧倚壁竖立着一座四柱塔形招牌。塔高两丈许,顶有瓦,檐下外侧悬一大“酒”字。四柱似竹,塔体中空,惟朝西一面有黑底,大书“咸亨酒店”四个大字。“咸亨”二字出自《易经·坤卦》,“咸”即为“都”,“亨”为通达顺利,“亨”又是“烹”的本字,可见与烹调有关。这店名可谓吉祥而雅训。曲尺柜台上依旧摆着豆腐干、茴香豆和温酒的爨筒。这筒是用马扣铁制成,外形恰似“凸”字倒置,上粗下细,内壁相通。此筒与温酒桶相配套。温酒桶内置热水,桶上覆盖着的木盖上开有大小不一的十几个圆孔,筒的细颈部分浸入桶内,大小正好搁在盖上,十分稳便。在过去,喝过绍兴酒被认为是见多识广的象征,所以有“跑过三江六码头,吃过爨筒热老酒”之说。[4]

旧时的绍兴茶店多不讲究高雅,单开间或双开间门面。一清早,店门就开了,露出店堂,一只只的八仙桌,干净而整齐。每只桌子四边四只长凳,一桌共可坐八个人。堂内有柱子,上面梁枋,料细长而不甚挺直,杉木,比较简陋,刚造好时刷一层桐油,但时间长了,被烟灰熏成深褐色了。地面多为砖铺地,白粉墙已发黄,有些地方还露出砖头。店堂后面是茶房,里面有炉子烧开水,放在房门口,徒弟不时地将开水冲入茶壶。茶店伙计和老板穿流在店堂中,为茶客冲茶水。他们有高超的冲茶技巧,滴水不漏;他们还有丰富的知识,天文地理、人文知识,无所不晓,所以叫“茶博士”。鲁迅小说《药》中的华老栓所开的就是家典型的绍兴茶店。

当然绍兴还有高档的茶馆,这就是布业会馆里面的“适庐”。布业会馆位于绍兴城内秋瑾纪念碑的东侧,称得上近代绍兴最豪华而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筑。“适庐”设在会馆的后进,清末明初颇兴隆,建筑典雅,设备讲究,有躺椅、红木茶几、太师椅、圆桌等,茶具也很讲究,是景德镇名瓷。喝茶的人多为大老板、绅士、社会名流,除了喝茶聊天,还吃点心,如瓜子、芝麻片等。所以绍兴民谣有:“大衫马褂子,秋帽红滴子,喝茶磕瓜子,适庐坐位子。”40年代已衰落了。只有“适庐”后面的觉民舞台(戏院),却日益兴旺,后来又放电影。1950年夏天,被一场大火烧为废墟。[5]

如今的绍兴,这些酒店茶肆几乎都已消失,咸亨酒店也是新面貌,大街上出现了很多“洋快餐”,已非昔日之景。

绍兴的风味小吃、名菜名点有很多,比如像臭豆腐、霉干菜、干菜焖肉、清汤鱼圆、清汤越鸡、糟鸡、越味龙虾、喉口馒头、酱油蒸虾、麻团、茴香豆、糟鱼干、霉苋菜梗、霉千张等,常见烹饪方法有蒸、焐、醉、焖、扣、炒、爆、霉、腌、腊、渍等30招。[6]

概括来说,绍兴的东西有三种特性,那就是干食、腐食和蒸食。其中,干食不论动植物质,好处在:①整年的可以享用这类食品,例如没有笋的时候可以吃笋干,没有黄鱼的时候可以吃白鲞(这字读作“响”,是一个浙东特有的字,别处连认也不认得);②增加一种不同的口味,例如芥菜干和白菜干,完全不是芥菜和白菜的口味,白鲞完全不上黄鱼的口味,虾米完全不是虾仁的口味;③增加携带的便利,既少重量,又少面积,既没有水分,又不会腐烂。这便是干食的好处。至于腐食,内容和外表的改变比干食还厉害。爱吃腐食不单是绍兴人为然,别处往往也有一样两样东西是腐了以后吃的,例如爱吃腐了的奶油,北京人爱吃臭豆腐和变蛋(俗曰皮蛋)。但是,绍兴人确比别处人更爱吃腐食。腐乳在绍兴名曰“霉豆腐”,有“红霉豆腐”和“白霉豆腐”之别。白霉豆腐又有臭和不臭两种,臭的曰“臭霉豆腐”,不臭的则有“醉方”和“糟方”,因为都是方形的。此外,千张(一名百叶)也有腐了吃的,曰“霉千张”。笋也腐了吃,曰“霉笋”,还有霉菜头,霉苋菜梗等等。另外,蒸食也有很多特别之处,但绝对没有别处那样的讲究,比如像霉苋菜梗蒸豆腐、干菜蒸肉、白鲞拼鸡、懒惰饼子等。[7]

以上讲的都是一些绍兴传统的民间菜肴,但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绍兴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定少不了受西方饮食以及其他城市的特色饮食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在繁华的解放路上,光肯德基就有四家,新开的润和购物中心一楼有必胜客、金时代广场和春天百货都有麦当劳,还有小肥羊、尊宝比萨、巴布洛印度料理;人民西路有豪尚豪牛排馆、有意思、滕记老厨;府横街有金一品牛排馆、新天地美食街、凯旋门火锅店;中兴路上有博顿西餐厅、经典咖啡、小尾羊火锅店;还有鲍家桥河沿的唐人街咖啡馆、县前街的西堤岛咖啡馆。总之,西方饮食是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绍兴也不例外。

但是,绍兴除了具备一个现代化城市共有的饮食文化外,她还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即保留着传统的民间饮食文化。在绍兴,无论你走到哪儿,一股暖烘烘的臭豆腐味儿就会把你拥住,一个小煤球炉上搁半锅滚油,锅上架着一只细铁丝织的小篮子,装着煎过的或是没煎过的小小的四四方方的臭豆腐,炉边是几瓶酱辣调料,上面撑一把或黑或红的大伞,便是散落在绍兴各个角落的最独特的永远不灭的“香炉”。即使是非常时髦的年轻小姐,也是极自然地在那魅力四射的炉前驻足,然后一边咬着串臭豆腐一边姗姗地往前行。另外,作为绍兴“三乌”中的乌干菜,也是寻常百姓的家常菜,每当走过一些居民住宅,走廊上或者屋檐下都会晒着芥菜干,它是制作霉干菜的原料。一般在清明节前,将晒干的芥菜菜心,用金银丝一小束一小束地扎起来,装在小坛中盐渍,待卤汁回落,成熟后取出,晾晒、蒸熟,菜呈红黑色后,在太阳下晒,这样反复蒸晒多次,直至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最后装入菜坛中密封。这就是制作霉干菜的基本步骤。由霉干菜加工制成的名菜“霉干菜焖肉”,成为绍兴的传统名菜,如今绍兴的各大酒店都有这道菜。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绍兴鲁迅故里,有一家“三味臭豆腐”,是享誉全国的吴字坊臭豆腐的连锁专卖店。在仓桥直街,有很多像古代的客栈、茶楼、商铺,这些店门前都挂有旗帜,就跟武侠片中的那样,它保存了原来绍兴老街的风貌。无论是作为一名绍兴人还是来自各地的游客,你不仅能吃到西方的现代美食,还能品尝到绍兴传统的民间菜肴与小吃,做到现代与传统两不误。

有人说,建筑是人性的空间。其实,建筑更是生命的空间。绍兴的房屋大多傍河而建,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小巧玲珑,清新可人,不失江南本色。而传统的大户人家的住宅则称为“台门”,一般穷人的草堂陋室是不大会称“台门”的,住宅有了相当的规模,有了相当的气势才敢打出台门的旗号,要么就是聚族而居者才行。台门充溢着民间私家府邸的意味。俗话说:“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在绍兴民间,称大住宅中的厅叫“明堂”,称大住宅的头门为“台门”。陈从周教授认为:“此皆沿《礼经》之说。”台门林立是绍兴老屋的一大特色。

台门的形制,原指两边起土为台,台上架屋,所以有台门之称。这是过去绍兴人对官宦人家宅院的一种称呼。如果按官衔分,台门可以有阁老台门、天官台门、尚书台门、状元台门、翰林台门、进士台门、御史台门、探花台门等;如按行业分,有轿店台门、胭脂台门、锡箔台门、药店台门等;如按建筑样式来分,有石箍、竹丝台门、钉子台门、铁板台门、歪摆台门、漏底台门等。从建筑平面来看,即前有台门斗,然后依次是天井、堂屋、侧厢、座楼、院地,根据宅主的身份、经济和人口状况组成一落多进或多落多进的结构。[8]

据说绍兴台门有三千多,偏门直街仅仅是一条小街,二百米的距离,两侧就摆有十多家台门。台门屋宇乌瓦粉墙,砌有石阶和石门框,显得古朴、庄严、肃穆,里边一般有三至九进房子,大抵是大门、仪门算一进,厅堂各一进,加上正屋,后堂杂屋,便至少有五进了。

大门、仪门及各进之间都有明堂(或天井)。每进屋宇大抵是五至九间,没有定规。[9]这些台门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早已破败残存。如明嘉靖年间(1522-1566)礼部、吏部尚书吕本的故宅,是他的十三个门生及故旧为了报效师恩,出资建造的,人称“吕府十三厅”。至今仅保存中轴线上的“永恩堂”,依稀可见当年的气势。

绍兴这么多台门中属以姓氏命名的为最多,如周家台门、杜家台门、寿家台门等。旧时习俗,凡中举人的,便可树旗杆,所以绍兴的旗杆台门为不少。还有以方位命名的,如坐南朝北,就叫朝北台门。建造台门时,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于是出现了歪摆台门。绍兴最多的是石库台门,两扇黑漆的衫木石榀门,这是稍有资产的人家。如果是六扇或八扇黑漆的竹丝台门,大抵是官宦人家或书香门第,仪门挂着“进士及第”等炫耀门庭的匾额。如果是大官僚,其台门是用生漆、瓦灰和猪血打底(俗称大灰),漆成红色,更考究、更显赫。这些台门的大厅上总挂着一方匾额,如“积善堂”、“报本堂”之类,因为堂名可代表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所以在钱庄里存款时堂名可代户名。要是没有堂名,就认为不够一个“世家”的称号。[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绍兴也和其他江南水乡城镇一样,受到了新的社会需要的冲击,好多传统的建筑正在渐渐消失。然而,庆幸的是绍兴还能保留一部分传统的建筑和水乡景观。在主要街道两边的广告牌上,记录着蔡元培、鲁迅、秋瑾等绍兴人引以为傲的杰出人物的简介,路边的房子虽已是楼房,但外饰刻意保持黛瓦粉墙,黑白分明的传统风格(如城南环城河畔的枕河人家),街边的指路牌也是用漆成原木色的木牌做的,古意盎然。深入到小巷,仍然有小桥流水,慵懒的河上漂浮着几只随时供游人游览的乌篷船,河边还可见到洗衣的妇女。

在绍兴市区内,高楼大厦和现代建筑鳞次栉比,然而处在这些高楼大厦后面的西小路、萧山街、长宁直街、八字桥街、仓桥直街等老街却倔强地守卫着自己的传统。在这里你可以真正触摸到绍兴的厚重风骨,如绍兴黄酒一样的纯正悠长。其中位于鲁迅路的鲁迅故里是保护得最完整、风貌最传统、规模最大、文化内涵也最丰富的,它是绍兴古城保护的核心,是绍兴的镇城之宝。

如今,市区还有较多保存较好的台门,萧山街有探花台门,当时官府规定,凡地方官员到此,文官得下轿,武官得下马。探花台门绝大部分建筑已毁于火,现仅存门厅、仪门和花厅。坐落在下大路的杜家台门,建于明代,杜家当年人丁兴旺,出过许多著名人物,一名进士、三名举人,清末藏书家杜煦,金石学家杜春生、以及现代著名作家杜亚泉也都出身在杜家台门。如今还有近十家杜氏后裔住在杜家台门,仍保留着聚族而居的遗风。绍兴城北还有谢家状元台门,越城缪家桥有史状元台门,人民路西端有张状元台门。

另外,散落在绍兴市区的角角落落里还有很多传统的建筑格局,比如咸欢河沿,这是条相当原始的老街,一旁枕着条小河,不知名的石桥横在河上,或曰三板桥,或曰四板桥,其实都是几条青石板而已,通向对面鲁迅故居背后的老房子。沿着青石板路一直走,能看到一个“当”字,白粉白墙上刷着比人还高的“当”,字迹斑驳,这就是恒济当铺,如今已经变成了民居。还有位于新建南路的土谷祠和长庆寺 ,《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住在土谷祠,隔了个“东陶坊路亭”,斜对面就是长庆寺,鲁迅还没到一岁时,就被父母抱到长庆寺,寄名为住持和尚龙祖的弟子。如今,这两处祭祀的功能已经失去,只用于凭吊先生。名人故居之一秋瑾故居位于和畅堂,屋宇分五进,坐北朝南,规模不大而具大家气象,结构不繁而见气韵流动。大木门楣之上,现悬挂一方匾额:“秋瑾故居”,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题写,故居占三间平屋与一间小楼,堂前正中悬一匾额“和畅堂”,“和畅”二字取自王右军《兰亭序》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1]还有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城市广场西北方向的“吕府十三厅”,上大路的伯府台门。位于西小路对岸的“谢公河沿”,长廊清清楚楚地临水而建,廊外挂满红色灯笼,在谢公河沿的屋檐下,陈旧的门户深掩,静谧、朴素、与世无争。

对于绍兴这座古城的保护既尊重了历史原貌,修复“修旧如故”,又处理好了古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间的关系。其中国际文献和西方国家保护历史名城的宝贵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在于保护历史街区,延续历史风貌。像罗马、佛罗伦萨等欧洲古城就是我们保护古城很好的榜样。再如韩城,她是全国六个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她奉行的是“保护古城,建设新城区,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策略,在绝对保护区里,传统民居店铺只能是真实的历史遗存,不允许重造和仿建,在保护整个街区的历史传统风貌下,房屋内部是可以改动的;而在相对保护区内,外部形象不变的前提下,层数、高度适当的可以变动。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三项条件就明确指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

古城绍兴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在历史街区的恢复性保护中,摈弃了过去那种拆平推倒重来的摧毁式修复模式,而是采取保护建设并重的修复模式。修复中没有像许多城市那样把大量居民迁走,而是强调保护居民不迁走,提升他们的生活。如鲁迅故里、仓桥直街、八字桥街区等历史街区,都以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乌黑柱廊、棕色油漆为基调,体现了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的原生态气息。除此之外,绍兴还有很多仿古建筑,例如围绕环城河畔的许多公园,住宅(枕河人家)、广场等,这些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现代结构设备、现代声光技术相结合,使绍兴的传统建筑艺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创新中有所进步,在进步中表现了时代的特征,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绍兴的娱乐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戏曲文化,包括越剧、绍剧、莲花落。旧时的绍

兴人都以看社戏为主要娱乐活动。

说到戏剧,绍剧为先。绍剧即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是明末清初先是在绍兴城一块叫荷叶地的地方衍生出来的地方戏曲。这荷叶地是堕民聚居的地方。相传南宋时金军南下,宋将焦光瓒率部投降,迨金兵北退后,宋人引以为耻,乃将焦部卒全贬为堕民,赶到了绍兴等地;又传元军灭南宋后,将俘虏及罪犯集中于绍兴,大概都在如今绍兴三埭街、堕民巷一带,几百年来堕民一直被视为“乐户”、贱民,不得应科举,不得与平民通婚,也不得移出这堕民区,只准任婚丧喜庆杂役,直到清雍正时才削藉,与平民同列。也许因这堕民来自全国各地,西部秦地人更不在少数,所以从这里衍生出的绍剧,首先就与秦腔有关,有人说绍剧就是渊源于秦腔,又吸收了弋阳腔、赣剧、徽戏以及绍兴当地的余姚腔、新昌调(高)腔等众多民间戏曲的特色,才成此剧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大多数取材于历史题材或小说,流传的

剧目多达300多个,其中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等影响最大。[12]

而越剧,其最初发源地是在嵊县,不是如今的绍兴,但绍兴人好像对越剧更加喜欢。也许因为越剧的唱腔清丽、委婉、抒情,恰好与绍兴人的生活习性相吻合。越剧在初创阶段,几乎都是用“画地为台”的方式来演出的,嵊县把这种方式叫做“落地唱书”。它最初是农民们在田头、场上纳凉消暑的时候,作为一种自我娱乐的形式出现的。因为没有固定场地,随时随地都能演出,所以叫做“落地唱书”。又因为有时候沿门卖唱,所以又叫做“沿门唱书”。据《早期越剧发展史》说,后来早期越剧逐渐出现了“草台”,所谓“草台”,就是在露天广场临时搭的戏台,据说因顶上铺着一层草编以遮阳光,所以用这个名字。不过嵊县乡间的“草台”,都是从来不盖草编的,而是用蔑簟铺盖的。[13]

还有曲艺莲花落,也是绍兴很有特色的一大剧种。它又叫莲花乐,落子,宋时已很流行,只不过当年多为乞丐行乞时所唱,唱词多为宣传佛教思想,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出现专业演员,后又有彩扮莲花落。二三人一组,一人主唱,一人打板,一人帮腔,绍兴叫做“接腔”,后因“接腔”形式不便于演唱整体节目,又开始四胡伴奏,还增加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主唱者有时与伴奏者对白问答,或由伴奏者帮腔接调,时而又穿插演唱越剧、绍剧及一些民间小调,时而又学大戏样,念唱、做打结合起来,插科打诨,好不热闹。[14]

另外,社戏也是绍兴戏坛的一大风俗特色。戏台一般都是于水边构筑,一半搭在岸上,一半搭在水面,人称“河台”。每年春秋,祭祀社神之日的演出都是在这里进行。其中鉴湖万年台、湖塘宾舍庙戏台都是远近闻名的社戏戏台。鲁迅的小说《社戏》就详细描写了当年绍兴乡间演出社戏的情形。也有些戏台是建在祭祀祖先的宗祠里,专门为祭祖酬神而演戏。社戏演的一般都是折子戏,主要是因为报酬和演员功底的问题。演社戏的钱一般都是募集而来,演员也多数是自学成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而唱大戏是唱不来的。社戏里边最精彩的要算目连戏,演目连戏是为了祈神求鬼保佑镇民平安。目连戏演的是目连依仗佛力去地府救母的故事,都是连台本戏,共有120多折,每晚演的时间很长,如从《起殇》起到《黄巢》止,不到天亮不会停锣。从太阳下山一直演到次日太阳出山,叫“两头红”,以表示驱瘟神,消灾荒的吉祥之意。听老辈人讲,演目连戏是不得有半点闪失的,演出开始时,有专门的人在台下监督,不许少演一折或前后相反。[15]演戏之外,还有迎神赛会,非常热闹,但这种活动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如今的绍兴最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当然也具备了现代社会的娱乐生活。都市人喜欢泡吧、KTV、溜冰、蹦的、打保龄球、打高尔夫、去茶室和咖啡厅、棋牌室等等,娱乐生活非常丰富,还有去健身中心。在绍兴解放南路有家伊士堡健身中心,是目前绍兴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环境最优美的健身场所;人民西路有韦德健美中心,属绍兴市文化体育局主管、民政局批准的首家体育专业健身、健美企业、是市区体育舞蹈健美协会的核心组织;还有在胜利西路又有家碧龙休闲大浴场,它里面还设有棋牌室。除此之外,绍兴还有几家有名的电影院,如鲁迅电影城、绍兴剧院、孑民电影院。在保佑桥直街有很多酒吧,因而那条街也被称作酒吧一条街。

总而言之,一个现代城市所拥有的娱乐活动,绍兴也都拥有。但是,绍兴除了具备这些外,她还保留了很多传统,虽然已经不占大部分比例。当我们漫步在这座大城市中,偶尔能够听到远处传来委婉抒情的越剧声或者高亢激昂的绍剧声,尤其是在清晨或傍晚。虽然年轻人喜爱听流行歌曲,但老年人还是比较喜欢听越剧等戏曲的。在城市广场和胜利路口还有个水上戏台,是凌空架在河上的,如果晚上要看的话得穿过一个名叫“圣之左岸”的酒吧。另外在绍兴府山越王台后边也有一座古戏台。位于府山脚下的城市广场是绍兴的一大特色,其中外观类似悉尼歌剧院的绍兴大剧院非常壮观,2004年的七艺节闭幕式就在此召开,这个大剧院就是为演出戏剧而建造的。在这个火树银花的广场下,越剧迷们会在春波亭里操曲,他们自己架了琴器,在亭中心轮流演唱,里里外外都围着很多中老年的越剧迷们。同时在另一边还有老人在跳迪斯科,他们跟越剧迷划地而治,和谐共处。我们可以看到,仅仅一个城市广场,就表现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处的环境。至于莲花落,当我们在逛东街夜市的时候,也能听到一两段。在绍兴市区,还有一些所谓的城中村没被拆迁,比如像位于廊桥脚下的外山村,在这种村庄里,有时还会演社戏,如果想回味一下这种传统的感觉,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一下。总之,当你穿梭于这个城市,细细品味她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被现代娱乐生活围绕下的绍兴,处处散发出历史悠久的戏曲文化,这是作为一个文化古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比现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只有拥有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才能为他人所重视,提高综合竞争力。假如在全球化来临之际,不注重对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的保护、培育和发展,甚至不惜以牺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为代价,盲目追求“西化”、“洋化”,就难免陷入“千城一面”的误区,进而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失去自己的优势。

江南水乡城镇的数量众多,各个城镇之间有共性,但又有自身的特色。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是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风习俗乃至人们的信仰、观念、志趣、爱好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筛选、沉淀而积累下来的。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地方缺少创新,缺少灵性,缺少文化,缺少个性,更多的是抄袭、模仿、附庸和雷同,“因同”、“趋同”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产生了空前少有的“特色危机”。[16]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而独有的城市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内容,如果将它放到城市化进程这个背景下来考察的话。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识别:一是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绍兴既无大江大河,也无大山大湖,却是个有山有水的山水城市,这里城中有水,水中建城,城中有山,山在城中,,山不在高而充满秀气,水不在深而充满灵气,这就是绍兴的独特之处。二是建筑环境,绍兴的城河纵横、小桥流水、台门院落、粉墙黛瓦以及青石板路,就是绍兴城的个性。三是历史环境,绍兴兼具多种文化类型,既是古都类、山水风光类,又是传统建筑风貌类,是一个多种文化类型的复合体,历史文化含量特别丰富,这就是绍兴的城市个性。四是人文环境,市民的生活方式、风俗、地方饮食、戏曲说唱、文学艺术作品,甚至在城市中居住过的文化名流,都构成一个城市独特而又有趣味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是绍兴的魅力所在,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绍兴作为一个文化名城,其中饮食文化中的喜酒、寿酒、剃头酒以及酒店、茶楼、风味小吃;戏曲文化中的绍剧、越剧、莲花落以及与此相关的社戏、庙会;节庆文化中的公祭禹节、端午节、中秋节、送灶节;书法文化中的书法节、书法圣地以及与王羲之有关的故事和传说;服饰文化中的乌毡帽;物产文化中的女儿酒、花雕酒等等,这些民间文化活动,无不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

目前绍兴正处于大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而建设大城市的其中一点就是要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统一起来,提升城市的个性。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地方的标签,有着其他任何地方无法复制和模仿的特性。绍兴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了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既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方式,更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同样一个城市也在不断前进,绍兴不可能再守着古老的生活亘古不变,但令人欣慰的是她没有像其他古城一样将传统淹没在社会前进的潮流中,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起来,在这里既有江南春雨杏花,小桥流水人家,又有高楼大厦、高速公路,不存在“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她既传承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神韵,又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与活力,使绍兴城市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得到最大的张扬,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和国际知名度。

绍兴这座古城历尽沧桑,但是她古而不衰、古而不老、古而不死,在《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到发展的目标是:三大组团,绿色空间,100万人口大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叉辉映,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绍兴市委、市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打响了“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文化旅游品牌,使绍兴旅游的独特优势和魅力进一步得到展示,她已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先进行列,这些都使绍兴融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也正因为其独特城市个性,才使得她能成为2004年的全国十佳魅力城市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不断提高竞争力,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⑴赵振宇:《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⑵阮顺泉:《解读绍兴》,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2003年5月,第158-214页

⑶沈福熙:《水乡绍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1版,第67-70页

⑷王维友:《水乡夕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第98-104页,第176-190页

⑸连峰:《走吧,泡绍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1-38页,第169-171页

⑹顾怡:《文人都会·绍兴》,远方出版社,2003年9月,第8页,第49-54页

⑺戴云亮陈益:《江南老屋》,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0-38页

⑻韦明铧:《江南戏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8页

⑼《统筹四个关系抓好五项建设——绍兴市建设文化强市的思考》,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3日

⑽卢中一斯满芳:《仿古建筑与现代文明》,《城乡建设》,2003年第10期

⑾王紫雯秦卫永:《江南水乡·城镇特色透视》,《城乡建设》,2003年第7期

⑿陈平姚远:《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城乡建设》,2003年第9期

⒀刘新兴:《传统街区保护的尝试》,《城乡建设》,2003年第9期

⒁《视野》,绍兴日报,2004年12月3日,第9版

⒂吕胜中:《用传统艺术传递现代生命感悟》,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28日

⒃《绍兴,距文化强市有多远》,绍兴晚报,2004年11月26日

⒄陈晓燕包伟民:《江南市镇——传统历史文化聚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⒅周宏:《中国古镇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北京第1版


[1]阮顺泉:《解读绍兴》,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2003年5月,第170页

[2]赵振宇:《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3]沈福熙:《水乡绍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1版,第67-68页

[4]王维友:《水乡夕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第186-190页

[5]沈福熙:《水乡绍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1版,第69-70页

[6]连峰:《走吧,泡绍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69-171页

[7]顾怡:《文人都会·绍兴》,远方出版社,2003年9月,第8页

[8]戴云亮 陈益:《江南老屋》,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0-38页

[9]王维友:《水乡夕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第98页

[10]王维友:《水乡夕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第100-104页

[11]顾怡:《文人都会·绍兴》,远方出版社,2003年9月,第31-38页

[12]王维友:《水乡夕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第176-182页

[13]韦明铧:《江南戏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8页

[14]王维友:《水乡夕拾》,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第49-54页

[15]顾怡:《文人都会·绍兴》,远方出版社,2003年9月,第49-54页

[16]阮顺泉:《城市化大潮托起绍兴大城市》,《解读绍兴》,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2003年5月,第172页


上一条:移民与越文化(摘要)
下一条:融入中华文明血脉的大禹

返回

校园网     浙江省社科联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台北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南山校区13号楼2楼 | 联系电话:0575-88341849 | 邮编:312000 | 邮箱:yuewh@usx.edu.cn
版权所有:中国越文化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 浙ICP备06011068号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