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越文化是中国优秀地域文化之一,绍兴文化是越文化的源头和最辉煌灿烂的组成部分之一,新时代的文化大省和文化强市建设需要大力发掘和弘扬越文化暨绍兴文化,越文化暨绍兴文化研究是一个生生不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长远学术事业,在越文化暨绍兴文化研究中本中心承担了光荣的领军使命。
为继续巩固壮大本中心在第一轮建设中业已形成的优势,大力加强在第一轮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夯实中心的学术基础,持续提升中心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进一步打造中心的学术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争取尽快把中心建设为全国越文化研究的中心,并奋勇而上,在新一轮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取成为独立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根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实施办法》、浙社科规[2009]3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一轮建设期满预检、初检和复检等三次检查中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制订如下第二轮(五年)建设发展规划(2010-2014)。
中心以我校我省乃至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实体、研究人员为主体,以组织多层次系列课题研究为抓手,着力解决越文化研究领域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按照“有重点、入主流、上水平、出特色”的建设方针,推出一批在省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精品成果,把中心建设为全国乃至国际越文化研究最主要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学术成果诞生平台。
同时推进校内科研力量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把中心方向和有关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全力团结和凝聚国内外从事越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积极培养未来从事越文化研究的青年人才,把中心建设为越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学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全校的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起到方面军作用。
作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市属高校的专门科研单位,对于省委省政府推动的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工程,对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大型系统工程——“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以及市委市政府推动的绍兴文化强市建设工程,中心亦具有不容旁贷的职责。中心将在推进越地历史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当代文化发展需要的结合,努力成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一个重要基层学术组织,不断扩大对文化大省和文化强市建设的贡献度。
基地继续实行开放的运作模式,5年之内,进一步建设和优化四支学术队伍。
一是调整和优化在中心建设中起指导作用的学术委员会专家队伍。此前,在区域文化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一批国内专家学者已被聘请担任中心的学术委员,随着学术梯队的新陈代谢,需要对这支队伍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将最近几年活跃于前沿学术领域的专家和一些境外权威专家补充进这支队伍,以使基地建设得到更切实的指导,并与国内外学术前沿保持中心更广泛、更紧密的联系。
二是构建在基地建设中起中坚、领军作用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努力造就多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在近年来区域文化研究热的影响之下,和学校多年来持续提倡、鼓励越文化研究政策的感召之下,一批年富力强、多产优产的越文化研究优秀学者已经成长起来;另一方面,正如第一轮建设期满专家组的最终意见所说,中心目前还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这些优秀学者的学术创造力和业已形成的学术影响,并将他们进一步培养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对越文化研究的长足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为此,中心将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尽快遴选、构建一支6-8人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并把其中3-4位优秀学者造就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三是进一步动员本校学者投身越文化研究,构建在基地建设中起基础、支撑作用的本校专职研究人员队伍。根据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二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有关指导意见,各基地须有约18人的专职研究人员。中心认为,这支专职研究人员的年龄、职称和学历构成应该达到最优化,这是中心的学术生命力之所在。为此,中心将通过扶植课题、奖励成果、鼓励展开创新研究等各种方式,尽快构建这支以中青年、高职称、高学历为主的专职研究人员队伍。
四是进一步团结校内外和国内外科研人员,增强中心凝聚力,构建在基地建设中起外围力量作用的兼职研究人员队伍。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二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有关指导意见规定,各基地须有约14人的兼职研究人员。借助积极举办学术会议,面向社会公开课题招标,鼓励进行校内外联合研究等形式,中心将尽快构建一支以校外学者为主,就来源高校、来源区域和年龄层次而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14人的兼职研究人员队伍。
与此同时,积极支持与中心相关的各专业的学科建设,在本校业已取得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设资格(其中两个一级学科均与越文化研究紧密相关)和“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研究”一个省创新团队的新的形势下,黾勉有为,全力以赴,进一步强化中心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对“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的方面军作用,并积极探索有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路径,对全校的学科建设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中心既往设有“越地文学艺术研究”、“越地历史文化研究”、“越地经济发展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根据第一轮建设期满专家组“多做一些越文化范畴内的研究”和“应该加强当代发展研究”等最终建议,我们将第三研究方向调整为“越地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关系研究”。围绕这三个研究方向,并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我省我市文化大省、文化强市建设的需要,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文献集成”和省社科院“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等三大重要研究类别的有关精神为指南,认真汲取第一轮建设期满专家组的最终意见和建议,为更加全面、深入地展开越文化研究,推出新的标志性成果,确立以下重点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形式。
(一)在“越地文学艺术研究”方向,组织开展“绍兴文学发展通史”、“绍兴古代戏曲作品全编”等重点、重大项目和有关分体研究项目。文学艺术是形象化的人类生活与情感,越地文学艺术是感性形态的越地历史,绍兴文学史是越地文学艺术史的主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绍兴戏曲史既是绍兴文学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三大剧种之一的越剧的文化根源所在。在第一轮建设周期业已对绍兴文学艺术展开分段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越地文学艺术史的主体展开“全史”研究和“主体”清理。开展这两个项目的研究,可以在线上与面上取得对越地文学艺术研究的重要突破,同时也是对整个中国文学艺术包括戏曲研究不可或缺的贡献。
(二)在“越地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组织开展“绍兴近现代名人评传”、“绍兴文化世家研究”系列等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有关个案研究项目。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越文化的辉煌灿烂与越地名人辈出、人才文化长期高度发达紧密相关;在推动中国近现代历史实现伟大转变过程中,越地名人做出了海内外有目共睹的巨大贡献,绍兴近现代名人是越地名人的杰出代表;绍兴名人辈出的重要文化原因,就在绍兴文化世家的文化积淀深厚。绍兴近现代名人文化研究和文化世家研究前贤已有建树,如《中国文化世家(吴越卷)》就提到绍兴历史上的近十大文化世家,但薄弱环节尚多。在名人文化研究和文化世家研究方兴未艾之际,开展这两个系列研究项目,不仅可以从文化主体原因方面寻求对越文化的解读突破,还可以为当前绍兴的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提供资源。
(三)在“越地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关系研究”方向,组织开展“越地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背景的关系”、“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调查和传承研究”、“浙东运河的文化积淀和当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理论性和应用相紧密结合的研究。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意义,更在于现实生命力;三十年来越地经济的强劲发展和显著特色,既为区域经济研究界,也为文化研究界所瞩目。深入探究越地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背景,以及由此背景决定的越地经济发展模式和个性特色,不仅可以在越文化的生命力研究上取得突破,还可以有力促进我省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当前越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相关重大经济社会建设项目提供直接文化支撑。
(四)在整个中心平台上,针对第一轮建设期满预检、初检和复检等三次检查中专家组均一致提出的必须“多做一些文献资料整理等基础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温州大学四十多位专家、学者用六年时间,花费数百万元,整理出版四辑40部2000万字《温州文献丛书》,受到学术界和《中华读书报》、人民网、国学网等国家级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好评的成功经验,同时适当借鉴浙江师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用十年时间,耗费一百万元,推出重大标志性成果——24册《吕祖谦全集》,为该基地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的做法,以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和中心所依托的省A类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校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建设单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两个方向学术梯队为基本力量,同时积极组织动员校内外其他古籍文献和地方文化研究工作者参与,启动与“浙江文献集成”配套的“绍兴文献丛刊”,内分“绍兴稀见文献丛刊”与“绍兴文化名人著作集成”两个类别,将学术价值较高、富有原创性、影响较大,而又极为稀见的历代绍兴乡贤著作和海内外学术界一直期待出版的越地文化巨匠的全集整理出版;针对明清是绍兴文化发展的高潮期,明清时期绝大多数文献又为《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所不收的历史实际,“绍兴文献丛刊”整理出版工作的重点,将向明清时期倾斜。
(五)研究形式一般主要分为“省级一般课题”、 “省级重点课题”两类。在某一方面可以推进有关学术研究的课题,立为省级一般课题;有重要学术价值,可以显著推进有关学术研究,并有相当学术难度的课题,立为省级重点课题。另外,对整个学术方向或其主要方面具有全局性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理论突破意义的研究课题,或具有特别重要文献价值,且规模比较宏大的古籍整理课题,立为“省级重大课题”。省级重大课题的设立,每年不超过一项。
第一,项目目标总数:五年内争取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上获得新的重大进展,力争2-3个国家级项目,35个以上省部级项目。其中,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25项;由中心培育、并组织申报的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教育部项目以及全国古委会项目不少于10项。
第二,基地重点项目的年度安排:在“绍兴近现代名人评传”、“越地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背景的关系”和“越地文献丛刊”整理出版等方面,第一年(2010)启动五个项目,在2-3年内全部完成;“绍兴文学发展通史”、 “绍兴古代戏曲作品全编”等重点项目,以及“绍兴文化世家研究”、 “越地当代(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方面的其他多个项目,“越地文献丛刊”整理出版中的两个项目,第二年(2011)启动,并在2-3年内全部完成。“绍兴文化世家研究”的两个项目,“越地文献丛刊”整理出版中的两个项目,以及“越地当代(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方面的其他项目,第三年(2012)启动,并在两年内完成。“绍兴文化世家研究”的两个项目,“越地文献丛刊”整理出版中的两个项目,以及浙东运河的文化旅游资源、浙东海塘文化研究等项目,第四年(2013)启动,并在两年内完成。第五年(2014)继续实施“绍兴文化世家研究”和“越地文献丛刊”整理出版中的各两个项目和其它重点项目。
第三,专著、古籍整理著作和高级别论文的出版和发表指标:以出版《越文化研究丛书》为平台,在权威出版社或其它有影响的出版社推出30部左右学术专著;五年内整理出版列入“越地文献丛刊”的重要古籍文献不少于10部,500-800万字;努力把《绍兴文学发展通史》、 《绍兴古代戏曲作品全编》、“绍兴文化世家研究”系列专著和“越地文献丛刊”千方百计打造为中心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五年内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0篇,其中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的具有标志性影响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少于25篇;
第四,科研获奖指标:积极争取五年内科研获奖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不少于5项,厅市级奖项不少于15项。
第五,进一步提高《中国越学》辑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继续编辑出版学报“越文化研究”专栏和校报“越文化研究”专版,不断推出越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进一步办好“中国越文化网”学术网站,从加快信息更新和更多反映深层次学术内容等角度,提高运行质量。
第一,整合学术力量。在构建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课题招标,创建资助校内外、国内外学者越文化研究专著出版机制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外、省外甚至境外研究力量的整合,促进越文化研究力量的跨区域合作,从而把中心办成真正全国的越文化研究中心,办成整个国内外学术界的越文化成果诞生平台。
第二,严把学术环节。以本规划为目标,组织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带头人讨论、拟订越文化研究课题指南,以项目形式面向海内外学术界公开招标;邀请省社联专家和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各项目的前期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成果进行层层把关,力促学术创新,杜绝学术泡沫和学术腐败。
第三,开展学术交流。围绕本规划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针对当前我省我市文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和越文化研究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积极组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五年内举办1次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4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同时支持中心研究人员外出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积极赴省内外同类先进基地学习、取经,并请有关专家前来指导。
第四,加强资料建设。经过多年建设,中心的资料库已粗具规模,但在资料的原始性、专业性、丰富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料建设力度,每年投入10万元的图书资料费,以及时丰富专业性研究资源,同时高度重视越地民间原始性资料的收集,并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各区域文化研究机构图书资料的交换和交流。
第五,完善管理机制。管理也是生产力。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和中心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保证基地工作稳定有序进行的管理制度;随着新的建设目标和研究任务的确定,同时鉴于第一轮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中心将对现有的各种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讨论制订出新的各种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中心高质量运行,推出更多更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第六,引入社会资源,构建越文化研究的博物平台。第一轮建设期满检查专家曾建议,中心应该像国内多所同类基地那样,建设一个越文化博物馆,以为越文化研究提供实物支撑。中心暂无条件建设一所独立的越文化博物馆。但绍兴市已有绍兴市文化局主管的绍兴博物馆、绍兴县文化局主管的越国博物馆和绍兴市民间人士主办的越国博物馆等三家与越文化研究紧密相关的博物馆。中心将引入这些社会资源,展开与三家博物馆的密切合作,构建越文化研究的博物平台。
第七,落实研究经费。在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学校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的同时,继续积极争取绍兴市财政经费配套,力争把“越文化研究中心”纳入“文化强市”建设工程的长期资助对象,同时力争社会资金支持,以确保有充裕的研究经费来源,保障中心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实现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