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文化的根脉所在。1911年,鲁迅先生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提出“开拓越学,俾其曼衍,至于无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绍兴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要着力塑造区域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胆剑精神”。
绍兴文理学院坐落于越文化的发源地与中心地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2002年组建越文化研究院,2006成为“一地多点式”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升格独立的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再次获批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更名为“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2022年顺利通过评估,进入新一轮建设。现设四大研究方向:越文化与地域文学艺术研究,越文化历史与文献研究,越文化与浙学研究,越文化当代化研究。以协同创新、课题招标、校地联动方式吸纳研究人员,现有校内专兼职50余人,其中教授30余人,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8人。聘请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国内高校与研究机构专家、绍兴地方学者近100人为兼职研究员。
越文化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时代价值。中心长期致力于多渠道推进学术研究,多层次开展文化交流,多方式彰显当代价值,多方面服务国家地方所需,打响“中国越学”“鲁迅研究”学术品牌,取得丰硕的成果,越文化史研究、鲁迅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自中心成立以来,校内人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6项,其中国家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6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绍兴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2项。出版著作、教材近200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各类奖项181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主办《中国越学》《浙学》杂志,编辑出版《走进越文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越文化研究”特色专栏等。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博士点培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中心发挥平台牵引作用,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助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书法)、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鲁迅研究院。设立孔子研究院绍兴研究基地、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中心、王阳明研究中心、东亚文化之都研究中心、越医文化研究中心、越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中心、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并为宋韵文化研究中心、越地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越商研究院、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等市、校级平台建设提供支持,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
中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进取,努力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文化强省”、绍兴“文化强市”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