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绍兴是辛亥革命三大主力之一的光复会的大本营和策源地,为此我省著名的光复会研究专家、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一彪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下面是采访实录。
记者:谢教授,您现在是研究光复会的著名专家,学界有些同仁已忘记你曾是苏区史研究专家。
谢一彪:2003年以前,我一直研究中央苏区,曾任江西某高校的苏区研究所所长,也撰写了《中国苏维埃宪政研究》,从宪政史的角度的研究苏区史,开拓了苏区史研究的新领域,颇得学界的好评。今年九月,我再次应江西省社科院的邀请,参加一个高层次小规模的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研讨会,我仍以苏区研究专家的身份出现。我在会上重逢了我们绍兴文理学院的法学院校友、近代史研究主编徐秀丽,她在南昌看见我时,感到特别惊讶,因为我以前在杭州见过她,给她送过光复会的研究著作,她以为我只是研究光复会,不清楚以前我也研究中央苏区。我在南昌送给她以前出版的《中国苏维埃宪政研究》,合著的《中华苏维埃贸易史》,以及刚刚出版的《毛泽东人权思想研究》。她称我为“家乡的史学工作者”,因为徐秀丽老家是诸暨人,对家乡绍兴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对我也是一见如故。以前我主要参加苏区史研究的会议,到绍兴文理学院工作以后,大都参加民国史研究的会议,所以,包括徐秀丽在内的许学专家学者均以为我主要研究光复会,并不清楚我曾经研究过苏区史。
记者:谢教授,我听说您到绍兴工作后,仍然出版了有关苏区的几部著作?
谢一彪:来到绍兴以后,出版了合著的《中华苏维埃贸易史》,这部书是在江西完成的著作,因为到绍兴工作,研究方向也转移了,所以,一直搁置下来,直到2007年才重新修改定稿,并获得学校出版资金的资助,得以公开出版。2003年刚到绍兴的第一年,处于彷徨时期,科研工作不知从何着手,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未动笔写过什么论著,直到2004年才动笔,撰写了《毛泽东的人权思想研究》。2005年申请了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的课题,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目前已有十多篇有关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原本并不打算做毛泽东的人权思想研究,而是准备撰写《中央苏区的人权研究》,因为离开江西,原有选题已没有条件再做,加上又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学科,也是完成科研任务而为之。该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为青年毛泽东的人权思想,二为毛泽东的苏维埃人权思想,三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人权思想。融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为一体,运用政治学和法学理论,进行历史的考察。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静态地分析毛泽东的人权理论,而且动态地考察毛泽东的人权实践,探讨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与差距。原本准备再写第四部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人权思想,资料也已准备齐全,因为过于复杂,最后只好放弃。
记者:谢教授,您是如何转入光复会研究的?
谢一彪:我对陶成章以及光复会的历史产生兴趣,要归功于陶成章的曾孙、我们绍兴文理学院的副校长陶侃教授。我以前在法学院工作,分管教学和科研,陶校长是法学院的联系领导。陶校长了解到我是历史专业的博士和教授,曾经写过一系列人物传记,与人合著过江西著名将军《陈奇涵传》,而来到绍兴以后仍在为未找到研究的方向而困惑,便询问我对陶成章是否有兴趣。说实在的,当时我对陶成章并不太了解,心里也不太有信心。后来,我了解到有关陶成章的资料已出版不少,如《陶成章集》,《陶成章信札》以及《陶成章史料专辑》。陶校长父亲陶永铭先生对陶成章的历史也是如数家珍,增强了我研究陶成章的信心。
陶成章是光复会的实际领导人。光复会刚成立时,考虑到需要有一个有名望的人出任会长,因此,推选了蔡元培担任早期光复会的会长,但蔡元培是一介书生,早期光复会的活动实际上大都由陶成章负责,蔡元培不过是名义上的负责人而已。光复会联络会党,组织革命力量,创办大通学堂,培养军事人才,筹划武装起义,都是陶成章在四处奔走。光复会后期推举章太炎担任会长,也是考虑到章太炎的名气大而已,章太炎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而后期光复会在南洋筹款,发动上海起义,光复杭州,克复南京,也都是陶成章在积极筹划。章太炎也肯定革命党人克复东南是陶成章“平日经营联合之力。”陶成章是光复会核心领导人,1912年陶成章遇刺后,光复会也随之瓦解。
2005年,陶校长与我商量了写作大纲,我们开始撰写。陶成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被蒋介石持枪暗杀。国民党统治时期,其历史被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历史功绩也长期未得到公正的评价。《陶成章传》重现了这位创建光复会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元勋的丰功伟绩,成为学术界第一本研究陶成章的专著。《陶成章传》被列为浙江历史文化工程课题,获得了学界的好评,2009年获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记者:谢教授,《陶成章传》出版以后,您为何又要撰写《光复会史稿》?
谢一彪:《陶成章传》完成以后,我就想写一部关于光复会历史的专著。光复会、兴中会和华兴会曾是中国三大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成立后,光复会虽然参加了同盟会,但并没有像华兴会和兴中会一样,合并到同盟会,仍独立地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直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光复会解体为止。由于光复会的副会长陶成章曾被蒋介石刺杀,导致光复会解体,因此,在蒋介石统治时期,光复会的历史遭到漠视。光复会的领导人章太炎和陶成章曾与孙中山有过不同的意见分歧,倡导与孙中山所钟情的沿海起义不同的“中央革命”,重组过光复会,被认为是“分裂”了革命力量,干了“亲痛仇快”的事,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学家也未给予光复会以公正的评价。长期以来,由于掌权的国民党从同盟会演化而来,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同盟会的历史被认为是正史,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历史上的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光复会的历史却被打入冷宫,遭到贬损。作为光复会大本营的史学工作者,有义务全面客观地梳理这段曾被冷落的历史,肯定光复会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光复会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推翻封建帝制,创立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目标。光复会创办大通学堂,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所培养革命武装力量的“黄埔军校”。光复会发动著名的皖浙起义,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武昌起义后,光复会立即发动武装起义,一举占领上海,光复杭州,攻克南京,底定东南半壁江山,促进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光复会的领导人曾与同盟会的领导人孙中山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曾经要求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引发了二次“倒孙风潮”。光复会领导人与同盟会领导人的分歧,属于革命同盟军内部的不同意见分歧,双方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还是一致的。《光复会史稿》列为浙江省社科规划办课题,2010年获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记者:谢教授,最近您又出版了《徐锡麟评传》,您是怎么想到要出这本书的呢?
谢一彪:绍兴乃是光复会的大本营,皖浙起义的中心之一,绍兴籍的光复会的领导人蔡元培、徐锡麟、秋瑾和陶成章中,有关研究蔡元培和秋瑾的著作及其论文可谓汗牛充栋,即使是备受争议的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目前也有长篇传记问世,然而,学术界对徐锡麟的研究却备感冷清和寂寞,大陆有关徐锡麟的传记极为稀少,大都是为少年儿童准备的小传记,尚无客观公正展示徐锡麟革命一生的长篇传记,台湾虽有几种徐锡麟的长篇传记问世,但均属章回小说式的历史文学传记。研究徐锡麟的论文也是寥若晨星,研究的领域也极为狭窄。
徐锡麟是光复会的重要骨干,与秋瑾相约发动皖浙起义。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动摇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他大义凛然,书写了气壮河山的绝命词。无异于一把插入清王朝心脏的利刃,让清政府惊恐不安。慈禧太后闻讯后痛哭不已,从此心灰意懒,得过且过。徐锡麟暗杀的对象主要是满族权贵,满洲官吏人人自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安庆起义也迫使清政府改变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加快君主立宪的步伐。徐锡麟在供词中,揭露了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揭穿了其表面立宪,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统治的真面目。号召汉族同胞奋起推翻专制统治。满族王公大臣为徐锡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所震慑,向西太后建议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清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抓住预备立宪的救命符,妄图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专制统治。皖浙起义血的教训,促使革命党人将革命依靠力量转向新军,将清政府的统治支柱变成其掘墓人。
由于敌众我寡,徐锡麟不幸被捕,惨遭剖腹挖心的酷刑折磨致死,更为野蛮的是,恩铭的卫士竟然将徐锡麟的心肝炒了吃。这位为推翻帝制而英勇献身的绍兴英烈,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然而,却没有一部长篇历史传记来弘扬这位先烈的革命功绩,作为绍兴这块土地上的史学工作者,心里很不安,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徐锡麟树碑立传,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撰写了《徐锡麟评传》,作为100周年的献礼。11月3日,我应邀参加章太炎纪念馆举行的辛亥革命研讨会,将《徐锡麟评传》赠送给徐锡麟的后人徐乃达先生。徐先生看到《徐锡麟评传》,非常感动。
记者:谢教授,听说最近还有一部大作《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出版?
谢一彪:是的,这个月刚刚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六十多万字的《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这是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委托课题。去年夏天,省社科规划办邀我以及浙江的几位辛亥革命研究的著名专家到杭州拟定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选题,并委托我完成《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的专著。光复会创建时,处于非法状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虽父子也闭口不谈,会友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共同参加多次会议或者秘密工作之后,才知道是会友。后期光复会又较为松散,其总部由上海、浙江、东京、南洋屡次迁移,没有完整的档案保存下来。民国建立后,由于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遇刺身亡,光复会旋即解散。有些光复会会员有着双重身份,继续以同盟会的身份参加政治活动。也有的“功成身退”,远离政界。光复会领导人与同盟会领导人历史上有过严重的意见分歧,掌握政权的国民党视同盟会为正宗,光复会则被打入“另册”,光复会的历史不被列入“正史”,很少有人去发掘和整理。原先的光复会员也因各种原因,闭口不谈自己的光复会员的身份。掌管光复会文件的俞子夷,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以为革命已经成功,遂将光复会的文件,连同光复会员的名册也一起焚毁。光复会曾建立的丰功伟绩,长期以来遭到漠视。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之际,研究为辛亥革命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浙江光复会先驱,撰写一部详实客观的光复会人物研究专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光复会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家,有由教育救国转向武力反清的光复会第一任会长蔡元培、第二任会长章太炎,也有副会长陶成章以及发动皖浙起义的徐锡麟和秋瑾;还有一批会党首领,如龙华会的沈荣卿、张恭、周华昌、吕逢樵,平阳党的竺绍康以及乌带党的王金发,还有九龙党的大开和尚,双龙会的王金宝和阙麟书;皖浙起义前后,一大批新军官兵受民主革命思想,特别是秋瑾的引导,加入了光复会,如曾任浙江都督的蒋尊簋、朱瑞、吕公望、屈映光,浙江临时都督童保暄等等,他们均为辛亥革命,特别是浙江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参与了上海起义和杭州起义,光复浙江,以及攻打南京的战斗,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
记者:谢教授,请问最近还有什么大作问世?
谢一彪: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曾应邀参加由浙江省政协组织的《浙江辛亥革命人物谱》的撰写工作,该书选择了参加浙江辛亥革命的100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每个写二千至五千的传记,我负责其中30个人物人传记,并出任该书的副主编。另外,还参加了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民国浙江人物大辞典》的编写工作,应邀负责其中的光复会人物的撰写工作,完成了十万字的人物传记。
去年嘉兴市社科联组织了一套嘉兴籍的历史人物传记,听说我研究光复会,遂被邀请负责光复会员褚辅成传记的撰写工作。当时因为手头的命题作文较多,考虑再三,婉言谢绝。但嘉兴市社科联极为恳切,得知我是因为时间仓促,难于按时交稿而推辞后,予以特别通融。嘉兴籍系列人物传记本来应于今年三月交出初稿,他们同意我十月交稿。我利用假期将所有的课题完成以后,潜心进行写作,在七月份交了初稿。九月出版社以及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作了一些修订,目前已送上海的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
记者:谢教授,目前有什么科研计划?
谢一彪:我主要研究光复会的历史,今年承担了过多的有关光复会的课题,下半年才闲下来,准备休整一段时间。目前正在阅读有关浙江近代秘密会党的资料,拟再撰写一部《浙江近代秘密会党史》。目前尚无一部专门研究浙江近代会党的专著。研究浙江近代会党的论文数量较少,质量也不太高,仅仅局限于参加辛亥革命的一些会党,未对浙江会党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浙江是清末秘密会党活跃的省份之一,秘密会党曾经参与了太平天国革命,响应义和团的反洋教斗争,并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支主力军。太平军建都南京以后,宁波有双刀会在浙江沿海组织武装暴动,诸暨有莲蓬党、浙南有金钱会和红旗党揭竿而起。光和团运动爆发后,浙江会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洋教起义,温州有“神拳会”运动,衢州有刘家福领导的终南会起义,严州有濮振声领导的白布会起义。光复后成立前后,陶成章和魏兰、龚宝铨、徐锡麟、秋瑾等浙籍革命党人深入浙江各地,向会党龙华会、双龙会、平阳党、乌带党、九龙党等浙江秘密会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易其“排外”之心,转为“排满”,将斗争矛头由帝国主义侵略者转向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支主力军。《浙江近代会党史》,将是第一部全面、客观、深入研究浙江近代会党的专著。
记者:谢谢谢教授接受采访,预祝谢教授有更多的著作问世。
谢一彪: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