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中心兼职研究员张炎兴教授完成的《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越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通过有关典籍的整理、摩崖碑刻的考释以及周边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大禹传说在会稽山上的两处标志性遗迹——南麓的飞来石和北麓的窆石,是如何逐渐演化成道教的阳明洞天和儒教的禹庙,进而形成会稽山文化儒道互补格局,而此格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儒显道隐”。最后,本书还分析了这种儒道互补文化的形成对绍兴的精神气质以及该地名士文化的生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张炎兴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越文化研究、王阳明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