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由我中心与绍兴市社科联精心组织编纂、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绍兴历史文化精品丛书》在绍兴饭店举办首发仪式。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柳巨波、市社科联副局级党组成员叶红军、我中心执行主任潘承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艺术与新闻传播出版中心主任郭晓鸿,与丛书作者、在绍高校及有关单位的专家、代表共30人参加了首发式。
市社科联主席柳巨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负责人郭晓鸿首先共同为新书揭幕,随后,二人向绍兴市图书馆、绍兴市档案局及在绍高校代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4家单位赠送了新书。
丛书主编之一我中心执行主任潘承玉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本丛书编纂工程的初心与愿景。为了弥补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将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从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术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2014年起,市社科联与我中心共同酝酿、启动了“绍兴历史文化系列研究”这一新的文化工程项目。2015年7月,该项目正式公布为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重大项目,随后通过《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多家媒体发布招标公告,面向全国公开招标。2015年9月,经省内外专家评审,省社科院陈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朱丽霞教授等10项申报书中标“绍兴历史文化系列研究”各子课题。该项目总经费达120万元,充分结合了市社科联、我中心和全国的研究力量,是中心经营新的标志性成果的重要举措。
《新声代变:绍兴戏剧史》作者、浙江工商大学聂付生教授,《环坐而听:绍兴教育史》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吴民祥教授,以及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其枢在水:绍兴水利文化史》作者邱志荣先生代表《绍兴历史文化精品丛书》丛书作者发表了研究感言。聂付生表示,绍兴戏剧的历史就是中国戏剧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绍兴戏剧从生成、发展到衰落都是中国戏剧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缺少了这个部分,中国戏剧的历史是有缺陷的,至少是不完整的。悠久的绍兴戏剧历史造就了上千位戏剧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戏剧作品,在绍兴戏剧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这是绍兴戏剧对中国戏剧发展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吴民祥表示,绍兴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学术发达,这得益于绍兴教育的积极有为与务实创新,越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也型塑了“环坐而听”的绍兴教育史面貌。历史上的绍兴思想家与教育家融为一体,他们以教兴邦、以育弘才的教育情怀与实践,使越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谱写了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上的精彩华章。邱志荣表示,绍兴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崇高地位,以及绍兴走在全国前列的水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了《绍兴水利文化史》的撰作基础,而本书在研究过程中,也注重对水文化多元性和母体文化特性的体现,对水利史和考古学的结合,以及从更高层次上对水的物质、精神作全新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艺术与新闻传播出版中心主任郭晓鸿也介绍了本丛书的出版过程及出版系统内部对本丛书出版的质量评价。我校人文学院邢蕊杰博士、教师教育学院陈巍博士、《中国鉴湖》编辑部主任陈鹏儿先生等则作为参会专家代表,对丛书首发表示了祝贺,并分别就三本书取得的学术创新发表了评价。
最后,市社科联柳巨波主席做了总结讲话。柳主席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郑重举行《绍兴历史文化精品丛书》首批问世著作的首发式,这是绍兴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批新的重要成果,也是绍兴市社科联推出学术精品工程的一个成功尝试;以这批成果以及其他相关一些成果的问世为标志,绍兴市的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特别是绍兴历史文化研究事业,在我国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站到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他也对丛书作者、出版团队及作为本套丛书总设计师的潘承玉教授表示了感谢,对于本丛书首批问世著作基本实现了学术性、思想性、当代性、可读性、典雅性相结合的设计初衷表示欣慰,并且从留下时代记忆、传承文明火种、展示社科人独特的社会思考、树立理想学术标杆四个方面,对该套丛书接下来的几部著作,寄予了殷切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