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绍兴大典》编撰工作,切实凝聚古籍整理与收录标准共识,4月22日,“《绍兴大典》目录研究第一期工作坊”在我院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包括绍兴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陈杨军、绍兴市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张恬,越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圣华,鲁迅人文学院教授张建军,鲁迅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主任魏俊杰,以及越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方俞明。
会议伊始,陈杨军发表意见。他指出,绍兴市社科联重视《绍兴大典》的编撰工作,希望借本次会议深入了解编撰工作进展情况,为编撰工作提供全方位协助。随后,李圣华对当前《绍兴大典》的编撰工作进度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就后续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与难题进行了梳理与阐述。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多个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在古籍书目与版本选择标准方面,大家展开热烈交流。会议明确了《绍兴大典》收录书籍的严格门槛,深入探究如何在众多版本中筛选出最契合《绍兴大典》编撰需求、最具价值的版本。张建军提出,版本选择应紧密结合书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版本传承脉络,在保证版本完整性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早期版本。在此基础上,会议达成版本选择策略共识,即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进行选择,突出版本的地域特色与学术价值,让版本选择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文献编撰环节,会议重点聚焦资料整理和编撰说明相关事宜。针对明末、民国时期抄本的解读工作,魏俊杰强调,要以严谨的态度仔细甄别字体和抄写的准确性,为文献的筛选与收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李圣华要求从资料引用到表述规范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统一标准,确保大典内容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书籍出版流程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讨论内容。方俞明就《绍兴大典》的装帧质量提出建议,强调应注重书籍的美观性,选用高品质纸张进行出版,提升大典的整体质感。李圣华则关注到中华书局、古籍出版社等业内知名出版社的商务数据获取工作,着重强调了合理定价与提升装帧质量对于《绍兴大典》出版的重要性,确保大典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本次会议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的待办事项,包括在下一批研究成果出版后对编撰说明进行梳理与重新完善;科学选择版本并打印关键内容;认真核查版本,精准确定稿本版本等。通过这些具体任务的落实,确保会议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本次“《绍兴大典》目录研究第一期工作坊”会议成果丰硕,在古籍版本选择、目录制定、出版流程等《绍兴大典》编撰工作的关键环节达成了重要共识。后续,各方将严格按照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方向,密切协作、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绍兴大典》编撰工作高质量完成,为传承和弘扬越地优秀历史文化贡献力量。

文字:陈子慧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