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越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资料室藏书
相关图书文献
鼎秀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信息 >> 正文
其他文献

东山——“浙东唐诗之路”的必经之地

2008年06月05日 00:00  点击:[]

王雨歧

读1991年竺岳兵先生发表于《中国首届唐诗宋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的《剡溪——唐诗之路》一文,有许多启示。竺先生认为“浙东唐诗之路”是指对唐诗特色的形成起了载体作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由三个要素构成:

(1)范围的确定性:在一个相对的地区内,有大量声望甚高而格调多样的唐代诗人游弋歌咏于此;

(2)形态的多样性:诗人在这一区域旅游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3)文化的继承性:这一地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与唐诗有着整体的渊源关系。

要素中的任何单独一项都不能构成“唐诗之路”。竺先生的这一定义是明确的。

笔者新近在学习研究东山文化,有一点感悟,觉得东山文化是“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从地域上来看“浙东唐诗之路”特定地域,唐诗中的浙东范围,指浦阳江流域以东,括苍山脉以北以至东海这一地区,台州以南,唐诗往往称其为北闽。因此,唐诗所称的浙东区界,是极为清晰的,它的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在这特定界区内的剡溪下游、曹娥江上游(当时称大舜江)有一处东山自然景区,风景独特,人文景观闻名遐迩,东晋名相谢安出仕前高卧于此(即东山高卧),“出则弋游山水,入则咏诗言文”,李白的“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的“鲈鱼”,当时盛产于谢安垂钓的东山指石山下,是令出仕后身在京都的谢安常思其味的珍贵鱼类,至今尚不时现身。

浙东的地形,像一个倒放着的“爪”字,底面(即南面)一撇是括苍山与大盘山,上面

自左而右(即自西而东)三撇依次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简称“三山”),这三座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谢安“东山高卧”、“东山再起”之东山,是三山的一个中心点,是唐代诗人游剡溪必经之路。如从大运河来剡溪,则大运河南端蒿坝至剡(曹娥江一段)离东山仅五公里,是必经之路,从甬江、姚江、钱塘江入剡也是必经之路,唐代诗人在此处赋诗最多,因而拙见以为从地形看,浙东唐诗之路形成与谢安隐居之地东山是有渊源的,是密不可分的,应是“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从声望甚高、格调多样的诗人来看,竺岳兵先生对此作了统计,数量方面以收入《全唐诗》的人名为准,根据对浙东各地历代地方志统计,共收入诗人228人,有据可查而方志漏收的50人,共278人,约占《全唐诗》收录的诗人2200余人的13%,与唐代全国比较,唐时全国国土约1500万平方公里,浙东面积仅占全国0、13%,换句话说,只有全国1/750浙东,却有唐代全部诗人的1/8来此游弋讴歌,这么多诗人络绎不绝前来游览,歌呼啸傲于此,实是罕见的。在质量方面,竺先生认为这278人多数是唐代诗坛上的杰出人物,如《唐才子传》收录才子278人,来过这里的就有173人,占了总数的62%。

论家一般认同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而这两位在浙东唐诗之路上赋诗频繁。笔者对唐代诗人在上虞东山赋诗者作了约略统计,在数量上有79人,他们有的是歌咏东山本支文化东山自然景观、谢氏人文景观(谢安、谢石、谢玄、谢灵运、谢道韫)的,有的是讴歌东山周围青瓷、茶叶等与东山有关联的傍支文化的。在质量上,如李白《忆东山》“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笑谈静湖沙”等都是代表性的杰作,诗人们留恋东山景观,追忆谢氏的文采风流。从这个角度讲,东山文化也应该是促成“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原因之一。

再次,从诗人诗歌表现题材的丰富多样性来看,翻开《全唐诗》,我们看到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有近千首,而写鉴湖、忆剡溪、叙东山、言渔浦(白马湖)的篇章占了三分之一多,其中又以叙东山为最多。这大概与东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关。东山有谢安“东山高卧”“东山再起”之风望,有谢玄、谢石军事之伟绩,更有诗圣谢灵运之吟咏、咏絮才女谢道韫之才情,这是东山本支文化的影响力。另外,东山四周遍布越窑青瓷,诗人在讴歌剡溪的同时必然也会兼及越窑青瓷,更兼东山下十里许乌柏山有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墓,晋书圣王羲之墓也在东山不远处的金庭乡,加上东山属丘陵,这里雨量充沛,植被丰盈,是晋至唐盛产茶叶之地,因此该处成了唐代诗人向往之地,讴歌题材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就以李白为例,如《越中怀秋》“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写的是剡溪;《谢公宅》“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荒庭衰草遍,废井苍台帐。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写的是谢安旧宅;而如“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之句,赞誉的则是越窑青瓷品质。唐代诗人赞咏东山的诗歌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罗列。正是东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唐代诗人前来凭吊游玩,客观上成了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助力之一。

笔者非作家更非学者,乃是一介居民,只是原籍上虞,出生在东山指石山下的四峰村,因此有感而发,草成这一小文,其言必有偏颇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上一条:堕民的巫业与于越文化的传承
下一条:关于夷州、山夷及山夷的族属

返回

校园网     浙江省社科联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台北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南山校区13号楼2楼 | 联系电话:0575-88341849 | 邮编:312000 | 邮箱:yuewh@usx.edu.cn
版权所有:中国越文化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 浙ICP备06011068号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