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越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资料室藏书
相关图书文献
鼎秀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信息 >> 正文
其他文献

绍兴方言的特点及其文化蕴涵

2008年07月04日 00:00  点击:[]

侯友兰

方言不仅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也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地域居住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的方言研究就常常与中国移民史、文化史、文化地理、地名学、民俗文化、地方曲艺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越地民族与华夏民族的长期交流融合,华夏民俗文化与越地民俗文化几经融合变迁,形成不同于华夏民俗文化的越地民俗文化,这些都能够在越谚里得以体现。越地方言是指春秋时期以越国为中心的地区使用的区域语言。它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中原文化入主越地之前的古越语和越地汉化后以绍兴方言为代表的越地方言。绍兴方言属吴语的一支,以绍兴为中心,包括余姚、萧山、诸暨、上虞、嵊州、新昌等县市。它具有吴方言的一般共性,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绍兴方言渊源古老,历史悠久,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词语中反映的越文化

越方言语词的地域文化特色,首先体现在地名文化上。地名是一个村镇、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某个地方发生的一切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几个字的地名里,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最为熟悉,也倍加关注,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命名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选择以自然环境的特点作为自己生活聚居的标志。越地为水乡、鱼米之乡,尤其是绍兴,南山北水,濒临钱塘江、杭州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越地地名独具特色。例如绍兴人把“地方”叫做“埭坞”。车文耀先生说“埭”即“堤埂”,水乡居民靠堤埂边聚居,以至许多地名以“埭”命名;还把水乡统称为“水村埭”;“坞”是山间平地,于是就把“埭坞”合在一起指称地方了。山间还有“岙”、“溪”,一些地名就以“岙”、“溪”为名,如孙岙、方岙、双江溪等。与水有关的“河、渎、港、■、湖、泾、池、汇、塘、堰、 、埠、桥等都可成为地名命名的依据,如石渎、倪家■、鲁家泾、南汇、陡(斗门)、柯桥、皋埠澄潭、剡溪、吼山、龙山、■渚、型塘、百官、状元桥、锦鳞桥等。水乡的乌篷船、乌毡帽、石板路、石桥造就了水乡独特的景观。在词语中,我们还可以窥视到越地农耕、小手工作坊、饮食、婚俗、宗教、戏剧、曲艺文化等,例如:

捻河泥、筑泥凼、种大菱、荸荠、茭白、泥水作、木作、船作、篷作、竹作、箍桶、港纱(捕鱼)、弹钓……这些属于绍兴的农耕、小手工作坊文化。

麦糊烧、南瓜饼、松子糕、糕干、腊鸡/鸭、肉、霉干菜、霉千张(霉干豆腐)、金枣、老南瓜粥、乌豇豆粥。绍兴的习俗:过年要搡年糕,裹粽子,搓糯米团子;清明要搡黄花麦稞,做艾饺;七月七揲(炸)巧果;八月半做月饼。平时待客做裹馅团团。年三十夜吃团圆饭,要有:年糕、粽子,取其谐音“高中”,反映了读书人的希望,也寓意种田人家的种子好,产量年年高;鲞冻肉(一种咸鱼干和猪肉炖制的菜)上安放一个鲞头,是“有想头”的意思;藕、荸荠、红枣一起煮的“藕脯”是“有富”的寓意;一碗鱼不能吃光,寓“年年有余”;一碗糯米团团是取其“团团圆圆”之意;一碗河虾取其“和(虾的方音谐音)”,寓其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一碗油酱红烧■ 笋,“■”谐“禄”音,“笋”谐“孙”音,这是希望子孙享受“荣禄富贵”……这些属于绍兴的饮食文化。

绍兴物产丰富,也多讲究,谈婚论嫁,旧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就有“会亲酒、红绿帖(订婚证书)、头拔(男方向女家交聘礼)”。孩子命名也能反映人们的期望或避讳,如取名“阿狗、阿牛、阿兔”——“贱名”,以动物名命名,意为好养活;“阿土、阿水、锦、樟、海、炎、坤”,这是算过命,命中缺“五行”(金木水火土),取此名以补生辰八字所缺;女孩则多取“花、香、雅、巧、仙”等,都寄予祈福求吉的美好期望……这些属于绍兴的婚俗文化。

吃素、吃长素、花素、香市(农历二月十九和六月十九上香炉峰拜观音)……绍兴的宗教文化。

文乱弹、的笃班、目莲戏、跳无常、女吊、莲花落、绍剧、越剧……绍兴的戏剧曲艺文化。

此外,越方言中有一些比较独特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如:地脚(地址)晏昼(中午)、■(奶奶)、囡(女儿)、小官人(小男孩)、晚爹叔(继父)、偎灶猫(精神萎靡不振的人)、白脚猫(喜欢到处闲逛的人)、空心大佬(貌似本领大、办法多而其实并非如此的人)、干姜瘪枣(比喻面容干瘪多皱之人)。

这些词语反映越地人民对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后面五个词语具有比喻性质,形象生动。

(二)绍兴谚语中的越地民俗文化

1.岁时节气风俗

“年三十夜咯吃,正月初一咯穿。”——反映了越地过年的传统风俗习惯。

“五月五,买光黄鱼过端午。”——在绍兴民间端午须吃五黄:黄瓜、黄鱼、黄梅、黄鳝、雄黄酒,据说能避邪驱毒,此风俗至今袭用。

“清明吃艾饺,立夏吃樱桃。”“立夏吃樱桃,一年勿发痧。”“冬至馄饨夏至面。” ——反映自然节令与饮食风俗。

2.乡土信仰民俗

“五月勿娶妻,六月勿孵鸡。”——绍兴民间认为“五荒六月”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旧俗不宜嫁娶,影响至今。

3.“柯桥豆腐干,皋埠咸烧饼;夏履桥杨梅,陶家堰艾饺;樊江松子糕,道墟洋官枣。”——这条谚语道出绍兴乡下“柯桥、皋埠、夏履桥、陶家堰、樊江、道墟等地的特产。

4.“乌干菜,白米饭,神仙看见要下凡。”——古越百姓勤劳,生活简朴,吃着“乌干菜,白米饭”自得其乐,连神仙见了也羡慕思凡。直至现在在江南一带“乌干菜”还很有市场,深收欢迎。

5.“铜锣响,脚底痒;胡琴响,喉咙痒。”——绍兴市井百姓多喜欢看戏,有些戏迷更是喜欢唱戏,这反映越地居民的民间曲艺发达,绍兴有中国的第二大戏剧越剧、有知名的绍剧、莲花落、平湖调等,今年还被列入无形文化遗产。现今绍兴的几个文化休闲广场几乎天天晚上有戏迷唱戏,可以看出民众对戏剧的热爱与民俗风尚的沿袭。

语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人类学角度看,语言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蕴涵着人类创造语言的某种意识或潜意识。根植于古越地的越方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文化特征,我们不仅在谚语里能够捕捉越地的民俗风情文化,还可以在“青瓜(黄瓜)、袖套(套袖)、闹热(热闹)、洋车(缝纫机)、洋番芋(马铃薯)、脚踏车(自行车)、”等词语中认识越地居民构词、命名理据,也可以从“他妈妈的”等詈言、从“吃了吗?”“买菜去啊?”“侬话得蛮清爽,我 ■补充哉。”等方言中窥视越方言区人民特有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方言特有的句式排列来发现人们的思维顺序与注意中心,还可以从一些地方特色的俗语、谚语中了解生活在越地民族的社会、生存的地理、历史、心理、审美、风俗等。在越方言里集中体现了“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王充《论衡》自纪)的尚简精神,也体现了语言建构“观物取象”具象思维特质,使语词、句子表述都尽可能生动形象,传神写意。总之,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乃至熟语中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也可以依据方言认识该区域文化。


上一条:绍兴历史上的赈灾方式之一:施粥
下一条:关于夷州、山夷及山夷的族属

返回

校园网     浙江省社科联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台北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南山校区13号楼2楼 | 联系电话:0575-88341849 | 邮编:312000 | 邮箱:yuewh@usx.edu.cn
版权所有:中国越文化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 浙ICP备06011068号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