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越文化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资料室藏书
相关图书文献
鼎秀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信息 >> 正文
其他文献

从梁祝文本到梁祝产业的思考

2006年11月06日 00:00  点击:[]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在魏晋南北朝的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1],后经不断改造、加工而形成的。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梁祝故事具有各种版本和多种文本形式,而到了1600 多年后的现代社会,梁祝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本形式,而是在各种文本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产业运行着。现代的戏曲、影视、小说、音乐、舞蹈,已经成为梁祝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甚至于更多的学者、梁祝文化研究者对梁祝的起源更加关心,也许这项研究永远都不会有个明确、一致的结论,但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文学、社会价值是毋庸质疑的,对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展现也有着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关于梁祝故事的古代文本

作为民间文学,梁祝故事基本可以认定为起始于东晋,其后1600 多年间,它在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人文背景影响下,由单一趋向复合。劳动人民各自按照自己的社会理想、审美观念进行整理、改造,使这个故事情节不断繁富、思想内容也不断复杂化,表现形式也不断丰富多采,极为充分地体现了民间故事的多重性的特征。因此,梁祝故事的文本具有变化性,它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记载,发展至今,它已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梁祝传说,大约形成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的东晋时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认为,现在可考证、推测的古籍中,最早的是1400多年前的梁元帝《金楼子》[2]一书,再就是唐代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和张读《宣室志》、宋代张津《乾道四明图经》[3]、北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元代刘一清《钱塘遗事》、明代徐树丕《识小录》、清代《宁波府志》、《鄞县志》、民国《鄞县通志》、清代吴骞《桃溪客语》、翟灏《通俗篇》、邵金彪《祝英台小传》等等都有记载。

而从现在可考的最早的记载--唐代张读的《宣室志》,全文如下:“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其告父母为聘,而祝氏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坳,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日:‘义妇冢’。”在这里,可以看出梁祝故事在初唐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了,已经有“易装”、“同窗”、“同葬”的主要情节,并且明确祝英台为上虞人,梁山伯为会稽(今绍兴)人,祝英台祭墓处和同葬处在“贸阝[4]城西”。

宋代张津所著浙江省宁波地方志《乾道四明图经》:“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旧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其朴质如此。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张津为我们提供了初唐时期的梁祝故事文本,虽然只是只字片语,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据北宋李茂诚所撰的《义忠王庙记》记载: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神母梦日贯怀,孕十二月,时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聪慧有奇,长就学,笃好坟典。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曰:“子为谁?”曰:“姓祝,名贞,字信斋。”曰:“奚自?”曰:“上虞之乡。”曰:“奚适?”曰:“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自得。神乃曰:“家山相连,予不敏,攀鱼附翼,望不为异。”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而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访信斋,举无识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属文,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踵门引见,诗酒而别。山伯怅然,始知其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许贸阝城廊头马氏,弗克。神喟然叹曰:“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召,诏为贸阝令。婴疾弗瘳,嘱侍人曰:“贸阝西清道源九陇墟为葬之地也。”瞑目而殂。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也。郡人不日为之茔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适马氏,乘流西来,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骇问篙师。指曰:“无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欤?”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葬焉。从者惊引其裙,风烈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马氏言官开椁,巨蛇护冢,不果。郡以事异闻于朝,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勒石江左。

到了明代,关于梁祝故事的记载又多了。由徐树丕撰写的《识小录》:“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同学于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归。梁后过上虞寻访,始知为女子。归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不乐,誓不复娶。后三年,梁为鄞令,病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为父所逼,适马氏,累欲求死。会过梁葬处,风波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忽裂,祝投而死焉。冢复自合。马氏闻其事于朝,太傅谢安请赠为义妇。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伐。有司立庙于鄞县。庙前桔二株相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妇孺以梁称之。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夫女为男饰,乖矣。然始终不乱,终能不变,精神之极,至于神异。宇宙间何所不有,未可以为证。”《金楼子》为南北朝梁文帝所作,虽然《会稽异闻》已不可考,但这份记载足以证明梁祝故事的文本在六朝时就已经有记载了。

另外,明黄润玉《宁波府简要志》在记叙“义妇冢”时有句:“东晋承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虽然,这明显是根据前人记载的,但是能证明历史长河中梁祝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明冯梦龙撰的《情天宝鉴》: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尝同学。祝先归,梁后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归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有所失。后三年,梁为鄞令,病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忽地裂,祝投而死。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和帝(502)时,梁得显灵异效劳,封为忠义。有事立庙于鄞云。

清代关于梁祝故事的记载就更多了,瞿灏撰《通俗编》,白仁甫祝英台。剧见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之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城西。祝英台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英台曰:“儿出外求学,得贤士事之耳。”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至宜兴善权寺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临别梁,约曰:“某月日可相访,将告母,以妹妻君。”实则以身许之也。梁家贫,羞涩衍期。父母以英台字马氏子。后梁为鄞令,过祝家询九官。家童曰:“吾家但有九娘,无九官。”梁惊语,以同学之谊乞一见。英台罗扇遮面,出身一揖而已。梁悔念而卒,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将归马氏,命舟子迂道过其处。至则风涛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丞相谢安闻其事于朝,请封为义妇冢,此东晋永和时事也。齐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有功,有司为立庙于鄞,合祀梁祝。其读书宅称碧鲜庵。齐建元间,改为善权寺。今寺后有石刻,大书“祝英台读书处”。

二、现代梁祝产业的产生和主要形式

到了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梁祝故事简单的文字文本,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梁祝文化的认识需求,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人们需要的是一种能满足人们需要、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的表现形式。根据传统梁祝故事的基本情节,并经过人们对梁祝故事的不断加工,多种内容的梁祝故事衍化出来, 如戏曲、影视、音乐、舞蹈、文学、旅游等形式。

(一)影视。

1926 年,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无声电影《梁祝痛史》,这是我国第一部“梁祝”电影,也是梁祝文化第一次突破传统的表现形式。1954年,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电影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招待外宾放映后,以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悲剧故事更加轰动世界,这部影片还在捷克斯洛伐克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音乐片”奖。周恩来总理曾说:“《梁祝》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古典戏曲,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喜爱。1954 年6 月电影艺术大师卓别麟看了戏曲影片《梁祝》后说:“影片好极了!”“就是需要有这种影片,这种贯串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片。希望你们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对美的观。”1981年,黄一鹤音乐电视艺术片《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荣获广播电视部颁发的电视艺术节目奖。2002年8月,由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影视部等单位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导演许玉琢担纲执导的越剧电视剧《梁祝》拍摄成功。

(二)音乐。

1958 年,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何占豪、丁芷诺、俞丽拿、沈西蒂等, 组成了“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目的是要探求一条新路, 解决小提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民族风格问题。不久, 酷爱越剧艺术、又曾在越剧团乐队工作过的何占豪, 便以越剧音乐唱腔为素材, 创作了弦乐四重奏《梁祝》。后来, 实验小组商定以弦乐四重奏“梁祝”为基础,邀请作曲系的高材生陈钢参加, 写一部用小提琴与乐队协奏的作品。就这样,半年后何占豪、陈钢创作的一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问世了。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把我国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主要情节, 绘声绘色、别开生面地体现了出来。1959 年5 月由俞丽拿第一次在上海音乐舞蹈会演中公开演出一举轰动。日本著名音乐家1987 年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称:“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梁祝》诞生后,前苏联和蒙古两国乐队首先把它录制成立体声加以传播; 香港交响乐团演奏的《梁祝》,在英伦三岛极受欢迎; 新加坡举办过《梁祝》协奏曲盛会; 加拿大交响乐团、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竞相演奏《梁祝》; 日本“小提琴皇后”西崎崇子因模仿俞丽拿的演技, 而使“梁祝”红遍日本, 并被人誉为“日本的俞丽拿”; 南朝鲜女小提琴家郑京和更是“梁祝”的优秀演奏者和传播者。此外, 台湾滚石唱片公司投下巨资, 邀请德国柏林电台交响乐团和多位国际音乐比赛获奖者合作。现在“梁祝”的唱片在国内有四种版本, 在国外则有近十种版本。另外, 它被移植在别种乐器上演奏, 有琵琶版, 高胡版, 古筝版乃至用人声演唱的人声版。

(三)戏曲。

从现代开始,各种关于梁祝的戏曲蓬勃发展,有越剧、昆剧、京剧、豫剧、壮剧等等。1951 年10 月,上海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带着《梁祝哀史》剧目去北京参加国庆汇演,并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第二年在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该剧获得了所有五个项目的一等奖。1953 年,程砚秋借鉴川剧《柳荫记》,改编成京剧《英台抗婚》;马彦祥改编成京剧《柳荫记》。一批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言慧珠、叶盛兰、杜近芳等几乎同时登台表演“梁祝”。上海越剧院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带领下,先后在前苏联、德国、日本、新加坡、越南、朝鲜等国演出《梁祝》,受到国外观众非常热烈的欢迎,在德国甚至剧终谢幕达28 次之多。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海、浙江的各个越剧团的“梁祝”戏不但使当地观众百看不厌,而且一直走红港台,“蝴蝶恋人”倾倒欧美。安徽黄梅戏剧院,“跨洋越海飞双蝶”,在外声誉鹊起。北京艺术剧院上演了话剧《梁祝》,观众反应热烈,各种《梁祝》影牒也成为最畅销的音像片。

(四)文学作品。

现代关于梁祝文化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钱南扬先生在1925 年秋考察了浙江宁波的梁祝古墓、庙,写下了《宁波梁祝庙墓现状》一文,这是迄今为止较早的最为详尽记述宁波梁祝古迹的文章,为以后考证“梁祝”故事的源流留下了宝贵的资料。1925 年12月,北大《国学门月刊》第三期还发表了钱南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冯沅君的《祝英台的歌》。1930 年1 月,钱南扬又在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第九十二期上,发出了《关于收集祝央台故事的材料和征求》的启事。同年2 月, 《民俗》周刊第九十三至九十五期合刊出版了钱南扬主编的《祝英台故事专号》,共发表16 篇文章。二三十年代,继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以后,北京《晨报》副刊的《学园》,杭州《民国日报》副刊《民俗周刊》, 《东南日报》副刊《民俗》、《民间》, 《妇女与儿童》月刊,上海的《时事新报》、《青年界》,宁波的《民俗旬刊》,绍兴的《民俗周刊》以及河北出版的《定县秧歌选》等,也先后发表了一批关于梁祝的传说、歌谣、戏曲及理论文章。建国后,针对“基本否定”梁祝传说及新编戏剧的评论,文艺评论界许多学者专家随即提出了反批评。何其芳在《关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中明确地指出,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简单鲁莽地对待过去的文学遗产,并企图以自己的主观主义的想法来破坏那些文学作品原有的优美地方”。1955 年中华书局等3家出版了路工的《梁祝故事说唱集》,汇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15篇古代民间流传的梁祝传奇歌谣、曲艺作品,为抢救、整理梁祝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56 年钱南扬编辑出版了《梁祝戏剧辑存》,共选编了自元代至清代的梁祝戏剧16 篇,是至今不可多得的古代梁祝戏曲的宝贵资料。同期连环画《梁祝》的出版,成为连环画中的精品和畅销书。到了改革开放后。南京老一辈梁祝专家赵景深发表了《牯岭祝英台山歌》,上海罗永麟发表了《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等文章。1986 年,浙江省民协发起向全国征集“梁祝”资料,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路工的《梁祝故事说唱集》和张恨水、赵清阁的小说《梁祝》再版,多次印刷,赵清阁梁祝小说中英文对照本。1993 年,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周静书、白石坚编的《梁祝故事集》,这是梁祝的第一本民间故事专集,也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第一本专集。随之,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浙江籍诗人毓明的抒情长诗《梁山伯祝英台》,绍兴作家顾志坤创作了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俞为民编著的通俗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五)旅游。

为了进一步挖掘梁祝故事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宁波市政府从1995年起,以梁山伯庙和梁祝墓道为基础,开始兴建梁祝文化主题公园。公园毗邻余姚江,占地300亩,按梁祝故事的主线,兴建“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团圆”等众多景点,采用江南古建筑亭、台、楼、阁、榭的布局,依托山水,取得山外有山、园外有园、移步换景的效果。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集旅游、怀旧、观赏、文化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以梁祝故事为主线的爱情主题公园。2000年,鄞县举办第一届面向华东地区的梁祝婚俗节,2002年又将婚俗节办成全国性活动。鄞州区打算与北京有关方面合作,举办世界婚俗文化节,主题依旧是“梁祝”。在邮票首发期间,鄞州区政府专门为邮票首发下发文件,称“这是一件‘千载难逢’的盛事,意义甚为重大,必将促进我区旅游产业、文化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999年12月29日至2000年元月9日,鄞县人民政府和宁波市旅游局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梁祝婚俗节,其中包括K牌百合婚庆、开幕式暨利群玫瑰婚典、“蝶之恋”大型游艺活动和系列文化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宁波梁祝”打响婚俗文化这一旅游品牌,以此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003年10月1日,杭州万松书院正式对外开放。万松书院于1498年由一荒废佛寺改建而成,办学历时400多年,是明清时期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并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杭州四大书院。万松书院的开放对于杭州的旅游资源而言又是一大增强。上虞市在梁祝产业方面有祝英台故里、洪山湖景区,都以梁祝故事情节的发展主线,设置了多处具有不同涵义的景区和景点。

2002年1月,宜兴市政府将拥有英台书院、祝陵等梁祝古迹的善卷洞风景区租赁给一家公司,租赁期为5年。济宁市在2005年重点在谈项目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报告中提到将在今年进行梁祝旅游的开发。

“梁祝”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和梁祝故事发源有关的地区。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梁祝故事的发源地问题就显得十分敏感。

三、梁祝故事起源之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家喻户晓, 众说纷纭。据我所了解,有关梁祝故事的唱本、传说和故事约500 多篇, 全国21个省均有梁祝传说, 国外的朝鲜也有该传说,可见流布之广。由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最初源头, 也就是梁祝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多少年来众说纷纭,这也成为了梁祝文化的重点。根据古籍的记载和实地考古记录,关于梁祝故事的梁祝墓、庙、读书处在全国主要有4处:1、浙江宁波、上虞、绍兴、杭州(梁山伯墓、祝英台故里、梁山伯故里、梁祝读书处),2、江苏宜兴(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墓),3、河南汝南(梁山伯与祝英台墓、故里、读书处、十八相送旧址, 梁山伯故里, 祝英台故里, 马文才故里),4、山东济宁(祝英台墓) 。

一般认为,这些地区都有各地自己的关于梁祝的传说,然而,本地的传说并不能说明梁祝的发源地,许多地区都有各地方的梁祝传说,而且故事内容大都与地区特定相结合故事内容、人物性格地区化,如,壮族版的祝英台是一个地道的壮族姑娘,大胆、泼辣,这说明梁祝故事在各地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也体现了它的性质--民间传说。所以各地区的传说只能是各地劳动人民出于对梁祝的敬爱,以至希望梁祝是本地区的人物或梁祝故事发生于本地。而真正能够说明梁祝故事发源地的就是古籍记载和实地考古记录。

(一)各地关于梁祝故事的古籍证明。

从古籍上看,关于梁祝故事的发生地,浙江一带是被提及最多的,尤其是张读《宣室志》中“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城西。”再者,明代徐树丕《识小录》中提到“《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金楼子》为南北朝梁文帝所作,《会稽异闻》已经不可考。而后的一些地方性的传、志等基本是据此而写的,如宋代张津所著宁波地方志《乾道四明图经》、明黄润玉《宁波府简要志》、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而且浙江在梁祝产业开发方面是做得最早的,所以在起源之争中是占得先机的。

江苏宜兴也有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的古籍证明。宋咸淳《毗陵志》记载,在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的《善卷寺记》中就有关于梁祝是宜兴人的说法,比现在公认的公元550年梁元帝《金楼子》中的最早记载早70年。

汝南则以1932年出版的第93期《民俗》杂志上著名学者冯沅君的“‘梁祝’河南说”为论据,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得到了梁祝学术界的承认。

(二)各地的考古情况。

1997年7月,梁祝文化公园[5]出土了一座晋代墓葬,虽然没有出现能确认墓主人身份的墓志铭,但从“前堂后室”墓的规格和随葬器物的丰富程度,结合晋代的墓葬制度,可以推断,墓主人是一位出生于寒门的下品官吏。这与众多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填补了宁波是梁祝故事发源地之说的实物资料。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墓的主人就是梁山伯,只是一种猜测。

2002年3月,济宁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梁祝墓地进行勘探发掘,发现了汉代的画像石、陶器以及一些陪葬品,这个并不能说明梁祝的发源地就在山东。然而,据考古而言,各地近年来发掘出了可能和梁祝有关的古迹。另外,许多地区还有本地的考古发掘的地区,然而许多只是发现东晋时期的物品或者是后人为梁祝所做之物,并没有关于梁祝故事的具体、直接物品。

(三)梁祝邮票首发权的争夺。

2003年10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民间传说系列邮票之三:《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1套5枚特种邮票。其中描述了“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双飞”梁祝故事中最为有名的5个经典情景。结果宁波、杭州、上虞,江苏省的宜兴,河南省的驻马店,山东省的济宁四省六市同时举行了《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式。

此前,为了争得“梁祝邮票”的首发地,一些与“梁祝”故事有关的地区,如河南驻马店,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宁等地竞相申请“梁祝邮票”首发权。表面上看,各地抢的是梁祝邮票首发权,实质上却都想借首发式来证明自己才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因为,邮迷们在首发地拿到盖有邮票落地戳的新邮票,就意味着他们对当地“梁祝故事发源地”的认可。所以,谁抢到了梁祝邮票的首发权,谁就在梁祝传说发源地之争中占了上风。

宁波市因在梁祝文化的研究开发上抢占先机,又是梁祝传说篇目最多和文物古迹最扎实的城市,因此在这场竞争中占尽天时地利。而另外一些与梁祝有关的城市,则明里暗里与宁波展开了竞争,努力争取。同为浙江省的杭州和上虞考虑到广泛流传的梁祝故事发生在三地可以相得益彰,达成一致意见,三地同时争取首发式,其中以宁波为主会场,杭州和上虞为分会场。早在10年前,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就向工商部门注册涵盖所有项目的“梁祝”商标。2000年,鄞县举办第一届面向华东地区的梁祝婚俗节,2002年又将婚俗节办成全国性活动。鄞州区打算与北京有关方面合作,举办世界婚俗文化节,主题依旧是“梁祝”。这次,鄞州区政府还专门为邮票首发下发文件,称“这是一件‘千载难逢’的盛事,意义甚为重大,必将促进我区旅游产业、文化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宁波“梁祝热”的带动,杭州市全力打造相传是梁祝读书地的万松书院景区,还借举办梁祝邮票首发式来壮大西湖博览会的声势。以“祝英台故里”自居的上虞市则发出“把梁祝请回娘家”的呼吁,开发建设祝家庄风景旅游度假区,还用“梁祝”给本地企业的产品定名,甚至改编、重排了传统越剧《梁祝》,在布景设置中增加了上虞景点。

论与梁祝有关的社会知名度,江苏宜兴市显然要排在宁波、杭州和上虞之后。然而,身手敏捷的宜兴却在极短时间内把声势造得震天响。宁波经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批准成立“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之后,宜兴立即报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推出梁祝文化的“宜兴说”。今年1月,宜兴搞了个梁祝故事大型喷绘彩画展,用意很明确:与宁波竞争梁祝邮票的首发权。为搞好邮票的发行,宜兴专门成立“梁祝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把中国陶都秋洽会日期定在“梁祝”邮票首发日。

山东济宁和河南驻马店获得首发权,是得益于当地各有一支梁祝文化研究队伍,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用驻马店市文联副主席刘康健的话说,“8年前,你要是问我这个问题,我也是两眼一抹黑。那时候,我根本不相信梁祝传说会与驻马店有啥关系,只知道梁祝是人家浙江的。”

别看各城市争抢邮票首发的理由如何堂而皇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梁祝”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无论是邮票首发权之争,还是故事发源地之争,实际上都是投资软环境之争。驻马店市举行梁祝邮票首发式时,市领导在致辞中称,举行首发式“对提升驻马店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意义重大”,能够“有力推进我市对外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四)四省六地在“申遗”问题上达成一致。

在“邮票首发争夺战”后,四省六地为了变争论为牵手,于2004年6月12日在宁波召开“梁祝申遗非正式磋商会”,浙江杭州、宁波、上虞及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四省六地通过非正式磋商,达成了联合申遗的共识,签定了《梁祝申遗宁波共识》。

眼下,宁波和宜兴都在为梁祝申报“世界遗产”奔波。不可否认,此举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和商业目的,但毕竟也是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力举。当然,“申遗”的受益者不应仅是申报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先生所言:“世界遗产的受益者是全人类。”

为了进一步推进梁祝联合申遗的进程,宜兴市召开了这次“梁祝”联合“申遗”磋商会议,通过磋商形成的备忘录,分别就尽快建立组织机构、实质性启动联合“申遗”工程和联合"申遗"的经费等问题达成共识,即:尽快完成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的改组工作,统筹协调和负责梁祝文化遗存地区,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作;为推进联合“申遗”实质性启动,改组後的研究会将起草“申遗”制式文本,制订详尽的梁祝文化保护规划和办法,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由四省六地轮值每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相关活动,共同协调和解决“申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从梁祝文本到梁祝产业,然后由产业转化到各个地区对梁祝发源地的争论,这是梁祝故事本身魅力所决定的,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所必须做的,如何把这个民族文化发扬出去并从中获得合理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1]在现在梁祝学术研究领域,梁祝故事的起源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后人记载和考古发现,大多数学者、专家认为梁祝发源于魏晋南北朝,其中多数又赞同为东晋时期。

[2]《金楼子》是南朝时期的梁文帝所作。据明徐树丕撰写的《识小录》记载,《金楼子》中记载着梁祝故事的相关内容,但是,流传至今的版本中却没有梁祝的相关内容。

[3]又称《四明图经》,少数书上称为《乾道四明圆经》,如张恨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4]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02年4月19日前称为鄞县。

[5]1997年,鄞县建成占地300亩的“梁祝文化公园”,园内的梁山伯庙建于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上一条:移民与越文化(摘要)
下一条:融入中华文明血脉的大禹

返回

校园网     浙江省社科联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台北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南山校区13号楼2楼 | 联系电话:0575-88341849 | 邮编:312000 | 邮箱:yuewh@usx.edu.cn
版权所有:中国越文化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 浙ICP备06011068号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